第三方保障模式登场,金融科技走向风控中心化时代
最后,监管要求金融科技平台应当明确信息中介的职责。备付金模式下,金融科技平台们更多地承担了出借人资金保障方的角色,过度承担责任则会使得交易缺乏平衡性。而宜人贷与PICC的合作,以及点融与中合担保的合作,则能为行业带来一些参考。 一方面,“第三方保障”模式解除了备付金的固定性;另一方面,“第三方保障”模式使平台相对从交易中解放出来,能够更专注于交易信息的审核。灵活性提高、对信息掌握的时间和空间也更大,在这些变化之下,金融科技平台明显会倾向于提供可靠的资金服务信息。 这样一来,金融科技平台们也将在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形成自有的信息大数据库,从而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所以说,长远来看,“第三方保障”模式下的信息中介定位对金融科技平台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第三方保障”模式下,行业迎来 “ 风控中心化” 时代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监管的持续高压下,备付金不久后将成历史,而“第三方保障”模式将走向幕前。头部平台对环境的敏感性更高,如今像宜人贷与PICC这样的合作逐渐增多实则也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金融科技行业风控中心化时代即将到来。 过去,行业的不合理生长,导致了很多毒瘤出现,行业信任机制也一度受到或大或小的打击。但如今,监管不松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行业内不少平台意识到这是个新的发展机遇,开始为新的启程转舵。比如2月份,拍拍贷取消了质保服务,3月份宜贷网取消了有限垫付计划等。明面上看,这些平台都在迎合监管要求,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多变的世界中寻求变革,而这样的转舵,则需要持久的风控能力来支撑。 一方面,“第三方保障”模式的加入,以及金融科技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的明确,都会使得平台们把重点放到信息供给和筛选上,这是风控能力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备案的推进,一批不合规平台将会被淘汰或被整改,而剩下的平台在监管引导下或多或少都会谋划新的发展方向,在看到大平台们的动作后,中小平台重视风控必然是一种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金融科技平台的角力点正在由保本收益承诺过渡到大数据风控能力与信任机制,金融科技行业的“风控中心化”时代正在到来。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