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之毒,食行生鲜模式虽好、恐也难解
最主要的问题即冷链物流的建立,但如前文所说,生鲜电商自建冷链物流不是明智之选,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规模尚小的情况下,冷链物流漫长的成本回收期将拖累自身发展。典型的例子如美国的生鲜电商平台WebVan,其市值曾高达76亿美元,但为了打造冷链物流而疯狂烧钱,仅是建立的第一个仓库就花费了一亿美元。在如此疯狂烧钱模式下,最终烧掉12亿美元后宣布破产。 天猫生鲜总经理何春也曾表示:“作为生鲜电商平台去投入建设重资产的物流仓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相比之下,生鲜电商更应该将资源投入到上游农产品标准化、售后服务标准化等核心中,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社会化冷链企业来负责。” 说得不无道理,但第三方物流同样存在高成本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采用第三方冷链宅配,物流成本也要占据客单价的30%左右。如此看来,还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合作共建,统一配送。一来可以分摊成本,二来可以提高冷链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同样的道理,智能冷柜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来说有优势,也能减少人工成本,智能冷柜未来可能会得到推广。但冷柜成本不小,由企业独自投放智能冷柜也不是最佳的办法,还存在周转率低的问题。共同投放或者投放后同时提供出租服务,提高周转率,这或许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价格高的问题,一方面受损耗大或投入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采购的影响。所以,大多数生鲜电商都加大了在供应链的优化,通过源头直采的方式采购更优质更优惠的产品。所不同的是,盒马鲜生等新物种会建立数据库,通过对用户进行画像,决定采购商品的品类和数量,可以更快速地配送,但是供过于求则会导致更大的损耗。食行生鲜则根据用户预订来采购,C2B2F模式虽然反应缓慢,但是可把库存降得更低,而且配送更准时,还能提升用户粘性。所以这种模式也有可能会被盒马鲜生等新零售采用兼容。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