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需要同时设置 noatime 和 nodiratime 吗?
<div class="entry"> 相信对性能、优化这些关键字有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在 Linux 下面挂载文件系统的时候设置 noatime 可以显著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默认情况下,Linux ext2/ext3 文件系统在文件被访问、创建、修改等的时候记录下了文件的一些时间戳,比如:文件创建时间、最近一次修改时间和最近一次访问时间。因为系统运行的时候要访问大量文件,如果能减少一些动作(比如减少时间戳的记录次数等)将会显著提高磁盘 IO 的效率、提升文件系统的性能。Linux 提供了 noatime 这个参数来禁止记录最近一次访问时间戳。 给文件系统挂载的时候加上 noatime 参数能大幅提高文件系统性能: /dev/sda1 / ext3 defaults,noatime,errors=remount-ro 0 0 修改设置后只需要重新挂载文件系统、不需要重启就可以应用新设置: mount 网上很多资料都提到要同时设置 noatime 和 nodiratime,不知道这个结论来自哪里,其实不需要像设置 noatime 那样设置 nodiratime,最可靠的资料应该是源代码,VPSee 查了一下源代码,发现在内核源代码 linux-2.6.33/fs/inode.c 文件里有一个 touch_atime 函数,可以看出如果 inode 的标记位是 NOATIME 的话就直接返回了,根本就走不到 NODIRATIME 那里去,所以只设置 noatime 就可以了,不必再设置 nodiratime. d_inode; 1407 struct timespec now; 1408 1409 if (inode->i_flags & S_NOATIME) 1410 return; 1411 if (IS_NOATIME(inode)) 1412 return; 1413 if ((inode->i_sb->s_flags & MS_NODIRATIME) && S_ISDIR(inode->i_mode)) 1414 return; 1415 1416 if (mnt->mnt_flags & MNT_NOATIME) 1417 return; 1418 if ((mnt->mnt_flags & MNT_NODIRATIME) && S_ISDIR(inode->i_mode)) 1419 return; ... 1435}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