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Linux从API调用到底层驱动的过程
本篇只是嵌入式Linux的开篇,仅仅通过如下结构来简单说说调用流程。
分析:应用层调用open()函数打开鼠标文件时的调用过程。
当用户通过API中的open()函数试图去打开一个鼠
一、结构流程图 本篇只是嵌入式Linux的开篇,仅仅通过如下结构来简单说说调用流程。 分析:应用层调用open()函数打开鼠标文件时的调用过程。 当用户通过API中的open()函数试图去打开一个鼠标文件时,open()函数会有一个返回值,这个返回值即为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被定义为file结构体,file结构体关联到硬件驱动,然后硬件驱动去关联到相应的硬件设备。 再具体一点说,API的open()函数会通过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进入到系统内核即VFS。然后根据文件描述符File来对应硬件驱动。文件描述符实际上是一个结构体,里面是一些函数指针,会提前注册到内核,linux驱动和windows驱动的模型不同,根据不同的模型进行不同的函数封装,当需要调用哪个就是通过回调进行调用驱动。 其中File结构体中有一个inode成员linux 驱动,inode是磁盘索引,可以理解为标记了文件在磁盘的位置。 ============无聊分割线============== 突然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迈入了所谓的“嵌入式”开发,曾经准备走应用层的开发,准备玩转网络协议的,可是谁都计划不了真正的未来O(∩_∩)O。。。。好吧,既然到了底层,何不借此机会好好的去深究一下编程的本质呢?!现在有时有种“错觉”,觉得所做的应用层开发实际上只是在模仿底层行为给了个UI而已。弄懂底层的实现原理或许可以把问题看得更透彻,更利于去分析问题,升华问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