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Unix > 正文

程序设计的5个底层逻辑,决定你能走多快

发布时间:2019-11-29 18:51:47 所属栏目:Unix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肉眼看计算机是由CPU、内存、显示器这些硬件设备组成,但大部分人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工作。计算机底层原理就是连通硬件和软件的桥梁,理解计算机底层原理才能在程序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轻松。从操作系统层面去理解高级编程语言的执行过程

定时器已经是现代软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每隔5秒去查询一下状态,是否有新邮件,实现一个闹钟等, Java 中已经有现成的 api 供使用,但是如果你想设计更高效,更精准的定时器任务,就需要了解底层的硬件知识,比如实现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中间件,你可能要考虑到各个应用间时钟同步的问题。

Java 中我们要实现定时任务,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 timer 类, 另外一种是 JUC 中的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 JVM 是如何实现定时任务的,难道一直轮询时间,看是否时间到了,如果到了就调用对应的处理任务,但是这种一直轮询不释放 CPU 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么就是线程阻塞,等到时间到了在来唤醒线程,那么 JVM 怎么知道时间到了,如何唤醒呢?

首先我们翻一下 JDK ,发现和时间相关的 API 大概有3处,而且这 3 处还都对时间的精度做了区分:

object.wait(long millisecond) 参数是毫秒,必须大于等于 0 ,如果等于 0 ,就一直阻塞直到其他线程来唤醒 ,timer 类就是通过 wait() 方法来实现,下面我们看一下wait的另外一个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timeou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nanos < 0 || nanos > 999999)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nanosecond timeout value out of range"); 

     } 

     if (nanos > 0) { 

         timeout++; 

     } 

     wait(timeout); 

 } 

这个方法是想提供一个可以支持纳秒级的超时时间,然而只是粗暴的加 1 毫秒。

Thread.sleep(long millisecond) 目前一般通过这种方式释放 CPU ,如果参数为 0 ,表示释放 CPU 给更高优先级的线程,自己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可运行态等待 CPU 调度,他也提供了一个可以支持纳秒级的方法实现,跟 wait 额区别是它通过 500000 来分隔是否要加 1 毫秒。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millis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nanos < 0 || nanos > 999999)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nanosecond timeout value out of range"); 

     } 

     if (nanos >= 500000 || (nanos != 0 && millis == 0)) { 

         millis++; 

     } 

     sleep(millis); 

 }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