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还是鸡肋?eMTC不应步NB-IoT价格战的后尘
海外厂商有商用的eMTC网络,因此对eMTC模组的真实需求更值得关注。以AT&T为例,该运营商定期公布经过其认证的eMTC芯片和模组产品,在2017年eMTC网络商用时,其认证的eMTC模组最低价格约为7.5美元。从公开资料来看,经过AT&T认证的eMTC模组包括: AT&T认证的eMTC模组信息(来源:AT&T,物联网智库制表) 可以看出,AT&T认证的模组中,使用高通芯片占据了绝大多数。随着eMTC网络部署的增加,芯片模组的成本也会随之大幅下降,参与的厂商同样会多起来。当然,芯片和模组准备就绪后,相应的终端、应用环节也需要尽快发展起来,目前这些环节相对于NB-IoT还不够成熟。 三、从eMTC与NB-IoT的交叉互补看机遇和鸡肋 从海外市场看,至少有13家运营商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部署了NB-IoT和eMTC网络。理论上来说,两者主要面对的是不同速率、可靠性的场景,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场景的交叉,但更多是互补,共同覆盖大部分中低速率的物联网场景。不过,实际推进中产业链会有多方面利益的博弈。 1. 功能之间的交叉和互补 在2016年6月3GPP R13协议冻结后,NB-IoT成为热门话题,对于NB-IoT和eMTC的区别,站在应用场景的角度,更多聚焦在三点:eMTC峰值速率为1Mbps,高于NB-IoT的250Kbps;eMTC支持小区切换,具有较好移动性,而NB-IoT不具备;eMTC支持语音,而NB-IoT不支持。尤其是NB-IoT仅支持小区重选,不具有业务状态下的移动性,被认为在很多场景都受到限制。 不过,在2017年8月冻结的3GPP R14核心协议中,NB-IoT迎来了多个方面的功能增强,根据中国电信江苏公司陆强公开发表的《解读NB-IoT R14版本的七大变化》一文,其中包括NB-IoT在移动性方面也具备了业务状态下小区切换,并支持定位功能。这些功能的增强,使得NB-IoT的应用场景有了更大的扩展,同时也和eMTC覆盖的场景有了更多的交叉。 笔者与多家做穿戴设备、跟踪定位和资产管理的朋友进行过沟通,此前他们主要提供的服务场景对eMTC有一些需求,但在NB-IoT实现移动性增强和定位后,这些场景对eMTC的需求就没那么明显。eMTC目前典型的优势在于支持语音和中速率的带宽,在需要一定带宽数据、图片和应急通话这些功能的场景中才是NB-IoT不可替代的。 2. NB-IoT商用推进后对eMTC的思考 在2年多之前,业界对于NB-IoT寄予厚望,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承担起物联网“大连接”的重任。然而经过2年多的商用推进,目前来看千万级的连接的结果是慢于之前的预期。众所周知,NB-IoT被认为是承载蜂窝物联网60%以上连接的方式,而这些物联网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并非是上游供给方厂商不努力推进,而是涉及到整个产业生态,尤其是下游应用方的规模化需求还未激发的问题。面对同样的问题,若承载绝大多数连接数的网络在几年商用中的发展速度未及预期,那么再商用一张eMTC网络后发展也一样可能达不到预期。运营商在推进NB-IoT过程中遇到的产业生态成熟度、需求不足等等因素,或许是国内对eMTC商用还不积极的一个原因。 四、对eMTC商用的期望 虽然目前eMTC还未商用,但本次监管机构对eMTC频谱管理制度的公示,可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加上宏观政策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支持,eMTC商用加速可能性很大。从过去几年NB-IoT发展路径中,笔者认为eMTC商用需要吸取之前的一些教训。
当前,4G网络已成熟,NB-IoT聚集了大量资源,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应用场景的适用性,在两者之间的eMTC应该能为物联网市场带来机遇,而不是一个鸡肋。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