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G OTN网络技术探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高清视频等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5G业务即将开始试商用布局,网络带宽压力不断增加,运营商对单纤容量提出更高要求。相比于当前部署的100G系统,400G技术具备大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部署400G系统来满足带宽需求已是大势所趋。 那么,400G在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网络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400G在OTN网络的三种传输方案。
对比上述的三种传输方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种2x200G传输方案,基于200G PM-16QAM双载波调制技术,通过数字相干接收机,实现500 km无电中继的传输,应用于城域网和骨干网。 下面,我们以2x200G传输方案为例,介绍400G系统的关键技术。 PM-16QAM技术
同理,QPSK指一个符号表示2个数字bit,相当于对数据做了1分为2的处理,速率降低了1/2。64QAM指一个符号表示6个数字bit,相当于对数据做了1分为6的处理,速率降低了1/6。 双载波光源技术
从现阶段电路技术来说,100G已接近“电子瓶颈”的极限。如果速率再高,引起的信号损耗、功率耗散、电磁辐射(干扰)和阻抗匹配等问题难以解决,即使解决则要花费非常大的代价,而400G通过PM-16QAM技术和双载波光源技术可以降低电层处理的速率(即波特率),把400G高速率降到低速率进行传输。 这样,400G(448 Gbit/s)的信号,实际上处理的数据波特率为448÷2(双载波)÷2(PM)÷4(16QAM)=28G Baud。 可变栅格ROADM技术 实现光信号在线路上的灵活封装和智能调度。
SD-FEC算法 SD-FEC软判决算法采用15%~25%码字开销,来提升系统信噪比,实现长距离传输需求。
400G技术大幅提升了OTN网络的传输带宽和距离,使得OTN网络实现大带宽长距离无中继传输,为OTN网络在5G商用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文中涉及的缩略语: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