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实是不严谨的,那样画只是为了方便。准确来说,承载网也包括接入网内部连接的部分,还有核心网内部连接的部分。所以,更准确的逻辑关系画法,应该是这样: 这才能真正体现“承载”的奥义 5G接入网网元之间,也就是AAU、DU、CU之间,也是5G承载网负责连接的。不同的连接位置,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分别叫作:前传、中传、回传。
这三个“传”,都属于承载网。 现实生活中的5G网络,DU和CU的位置并不是严格固定的。运营商可以根据环境需要,灵活调整。 D-RAN就是分布式无线接入网(Distributed RAN),C-RAN是集中化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 RAN)。 4G时期,所谓分布和集中,指的就是BBU的分布或集中。5G时期,指的是DU的分布或集中。这种集中还分为“小集中”和“大集中”。 5G接入网,会存在多种部署模式 再次提醒,采用C-RAN进行集中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统一管理调度资源,提升能效,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虚拟化(接入网那篇文章有详细介绍)。 正因为部署模式的多样性,使得前传、中传、回传的位置也随之不同。 不同的接入网部署方式=不同的承载网位置 电信运营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等级的机房。例如大城市的电信大楼机房,往往是核心机房。普通办公楼里面的基站机房,就是站点(接入)机房。小城市或区级电信楼里,也有机房,可能是汇聚机房。 用一张完整的承载网结构图,帮助大家理解(可能有点晕) 承载网结构图(范例) 从整体上来看,除了前传之外,承载网就是主要由城域网和骨干网共同组成的。而城域网,又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所有接入网过来的数据,最终通过逐层汇聚,到达顶层骨干网。 前传到底是用了哪些设备和技术呢?中传呢?回传呢?继续往下看。 三、前传部分 前传就是AAU到DU之间这部分的承载。它包括了很多种连接方式,例如:
简单介绍一下。 1. 第一种,光纤直连方式。 每个AAU与DU全部采用光纤点到点直连组网,如下图: 这就属于典型的“土豪”方式了,简单直接。但是,这种方式光纤资源占用很多,更适用于光纤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 而且,这种方式更适合5G建设早期。随着5G建设的深入,基站、载频数量也会急剧增加,这种方式肯定是玩不起的。 2. 第二种,无源WDM方式。 将彩光模块安装到AAU和DU上,通过无源设备完成WDM功能,利用一对或者一根光纤提供多个AAU到DU的连接。 如下图: (1) 什么是WDM? WDM就是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以此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2) 什么是彩光模块? 光复用传输链路中的光电转换器,也称为WDM波分光模块。不同中心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是不会互相干扰的,所以彩光模块实现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传输,大大减少了链路成本。 和彩光(Colored)相对应的,是灰光(Grey)。灰光也叫白光或黑白光。它的波长是在某个范围内波动的,没有特定的标准波长(中心波长)。一般客户侧光模块会采用灰光模块。 采用无源WDM方式,虽然节约了光纤资源,但是也存在着运维困难,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问题。 3. 第三种,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点和DU机房中配置相应的WDM/OTN设备,多个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享光纤资源。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