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区块链+出行市场:20支团队杀入 无一落地
2016年,摩拜诞生,一年后,各种共享单车摆满大街小巷。共享单车风靡一时,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相继问世。今年5月,摩拜卖身美团,ofo也多次被曝欲寻求阿里收购。同时,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也被冷落。 在热潮逐渐退去的同时,共享单车和滴滴打车行业的问题逐渐凸显。 综合看共享出行出行领域,还有以下问题是经常发生的。首先是客户的丢失,某共享汽车创业者曾透露:“我们碰上过在车里落下酸辣粉、活刺猬的。钱包、手机就用说了,还有把孩子落车里的。消费者打过电话来,‘我孩子在车上,你快给我查一下车在哪,别让别人开走,’各种各样的丢失情况都有发生。” 其次是监管的力度不够,滴滴对司机的监管,共享单车对自行车的乱停乱放和及时维护。曾有乘客打滴滴时听过这样的对话,一位老司机在电话里告诉新司机,“你不要害怕被投诉,你发现这个乘客要投诉你时你先投诉他,这样就可以像后台申报撤诉。” 第三是 “加价”问题,尤其是在高峰期,很多乘客都遇到过叫到车后却被信息或者电话告知需私下加收小费,而小费的产生是从路程上根据远近分别收取10-50元以上不等。 区块链技术具备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用户数据上链后可实时追踪查询车辆状况。用其解决以上问题,在理想状况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数据上链可查,价值回归司机和乘客 在共享出行市场上,最早试水的是新加坡共享单车oBike,团队试图用区块链解决共享单车价值分配问题。但今年6月,oBike已关停共享单车业务,就此宣告失败。 其余名号最响亮的要数陈伟星的打车链。公开资料显示,项目从“与劳动者共享的交易平台”、“经济体内容资产的币改平台”、“可治理与跨链全流通的经济体公链”三方面打造全新经济体。 打车只是切入点,接下来还将逐步推动到民宿VV Stay、外卖VV Eats、航旅共享VV Fly等品牌,并开放接口给社区,发动社区完善钱包、交易所、行情、数据分析等配套技术设施。但在今年7月,区块链项目评级平台发出质疑,打车链项目违背经济学原理,可行性不明确。 相比于类似于打车链涵盖范围更广、名气大的项目,一个名气较小的项目“趣出行”则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和Token激励等特性为用户确权,让价值回归司机和消费者,并且数据透明可追溯。这个项目解决的就是打车问题,主要结合通证经济将更多的价值反馈给司机和乘客,并且可解决大数据杀熟、恶意加价等问题。 目前,趣出行挖矿小程序已上线,团队手握20万用户社群是他们的优势。 除汽车金融和共享出行场景,区块链技术与出行工具的结合较多的还有数据整合。数据场景中有车况数据记录,行程记录等。用户贡献数据时可获奖励,项目可整合这些数据,将数据需求者和数据贡献者连接起来。但也有从业者表示,数据链接暂时还未体现真正的价值。 相关阅读: 阿里新区块链专利详解:如何权衡监管和去中心化? 国内首个金融区块链地方标准征求意见发布 区块链造富元年 :90后首富诞生,14人登榜胡润百富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