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的创投忠告:人效、现金流、新科技
秦捷:其实刚才几位都已经说了,我也是类似的观点,做公司的话是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自我生长的商业模式,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有一些商业模式可能之前是过度依赖于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比较冷的情况下遇到的挑战比较大。 现在创业者需要注意的是找到比较大的切入点,尽快从客户身上赚钱。另外确实要注意效率,这可能是过去在资本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规模化成长,但是现在效率可能度过这件时间比较难的话,活下来是最重要。 杨蓉:你们投的早期项目,并不是很多项目都可以产生好的现金流。基于此,你认为哪些因素是看重这些项目的因素呢? 秦捷:我们还好,主要投2B,我们投的商业模式,真正特别大靠烧钱的商业模式非常少,也有几个,但是这些项目现在遇到的挑战蛮大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无论是2B,还是2C,从早期角度来看要有比较好的商业切入点,你的产品形态包括服务,跟市场要相对比较契合,这可能是现在创业者要更加关注的。 方芳:家族办公室的资产配置职能,让我们可以把短、中、长期资产配置做到比较好的配比。关于股权投资,实际上我觉得无论在什么周期下,每个领域各有差异。举例来说,虽然整个经济周期情况不佳,但是消费领域还是不错的;再比如医疗健康领域,不管经济状况怎么样,生病还是要看病,需求一直在那里。 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讲,核心要回归商业本质,即为用户创造核心价值;再就是一定要管理好现金流。根据公司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公司是否优质。比如说,一家公司预收款很多,说明客户愿意为之先买单,产品是有竞争力的;同时,如果公司对供应商有议价能力,即有较长的付款账期,同时库存很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公司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很好。这样的公司任何周期下不会畏惧恐慌。 所以,创业者要关注自己团队打硬仗的能力。在这样的能力支撑下,无论市场怎么样,都可以跨越这样的门槛。 杨蓉:各位嘉宾的意见比较一致,事实上周期对创业者影响不会特别大,本身在于商业模式怎么样,现金流是不是健康,以及心态是不是很好,总体来讲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可以度过难关。 现在大家提到下沉市场,很多投资机构比较关注下沉市场,很多创业也在下沉市场。不知道各位对下沉市场怎么判断?创业者在下沉市场创业的话需要注意哪些呢? 齐海:今年的确在看一些下沉市场项目,下沉市场可以跟周期放在一起来讲,我们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判断,大趋势上是偏悲观,但仍充满着机会。所谓悲观,是对周期性的再回暖,即冬天之后是不是春天持怀疑态度。中国经济曾经6点多,7点多的增长率到此为止,行业普遍认为我们会面临增速放慢通道。 然而美国过去20年一直保持在2%的增长率,仍然诞生了非常伟大的超千亿规模的企业。所以,即使中国经济增速下行2个点或3个点,在未来依然拥有许多发展机会。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是否可以回升到7个点或8个点的增长率,我认为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以德迅投资对中国经济以及创业的理解,我们应该告别增长红利,拥抱变化。在诸多变化中,消费分级是一个关键词。中国的消费分级中,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而中产阶级消费降级的情况正逐渐显现。 因此我们德迅投资非常看好下沉市场,并倾向关注消费汇集区的创新项目,我们今年也在寻找一些类似的机会。对于给创业者在下沉市场的建议,我希望未来在下沉市场,创业者们能够真正融入,才能找到你的机会。 杨蓉:的确,了解市场,才可以更好的创业,下沉市场用户特大,有10亿。戴总在消费板块有自己的见解与洞察。听听您的建议。 戴汨:以十年来看中国的消费下沉,老龄化趋势。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是要把很多科技的东西放进来。你看过去十年,很多商业模式还是在运营上的创新、流量上的创新。我觉得到今天为止,从需求供给端来讲,需求很难有什么难满足的需求,供给也很难说有不得了的供给。 所以,我更多觉得今天你看下沉,三年之后还觉得是下沉的机会,这很难说。但是我相信用技术来驱动,用更低的成本,因为只有技术才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与更好的体验,除此之外都是很难的。所以,我更多觉得当考虑下沉这么广泛的东西,如果把加入技术这个维度,会更值得考虑。 杨蓉:说到下沉市场,难免会回到消费升级、消费降级的讨论,但是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一致的,最终还是消费升级。说完这个话题,想问一下2020年马上来了,各位投资人在2020年阶段里面,有哪些领域行业,是你们所看重的,或者觉得更有投资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讲也是更容易成功的? 胡斌:我们会持续关注互联网消费。我们经常会被问一个问题,因为好多VC现在在喊产业互联网,都说做2B,我们也会去看企业服务,但我们会非常专注在2C互联网与2C消费的基金,我们坚信,增长在某些环节放缓,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机会,有大概的几个分类。 刚才提到所谓下沉人群,我们认为下沉人群是消费升级的机会,而不是别的机会。 再就是新人群的问题,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95后,越来越成为消费可能的主力军,你看无论是审美、消费习惯,还是平时使用的东西与以前完全不一样,带来一大波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说承载平台的变化,比如说95后看着李佳琪买东西,他们可能试一试,但是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变化,比如说男生会买很多的球鞋,比如说大家会看虚拟主播的节目来做陪伴,比如说对宠物做更多的投入,这都是新人群带来的变化,与传统人群有巨大的区别。 所以,这也是我们会关注的。 还有一点就是传统互联网经常说的社交,社交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的一个很大很大类别,虽然过去这种创新很难预知。因为如果预知下一个社交在哪儿就去做,但是始终还会发生。 就像在美国看年轻人不太用Facebook,但用Ins,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甚至觉得Ins是大哥哥、大姐姐用的,我们不要用,我们要用新的东西,所以会有一些新的社交软件会诞生,而且是巨大无比。这是我们特别看的互联网的东西。 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别,不一一列举了,有些还是在升级过程当中。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