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大数据数字化人才培养新通道及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
不难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强调,各行各业需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数字企业亟需数字人才,人才培养和输出尤为重要。同样,近年来学界也越来越关注新兴数字化和智能化教研和专业建设,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开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同时,职业教育领域也开始重视数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智能水利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个数智化专业的设置,就体现了这一时代的需要。 大数据课程资源平台 那么社会和高校应该从那些方面共同发力,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新通道呢? 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进行深度产教融合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新技术不断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拉动着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当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下的人才不再满足企业需求和时代发展,教学改革已是必然趋势。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人才背景下,教改要以学生为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以实践教学、专业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共同构建政行企校“1+1+N”多元育人新生态,是新时期校企合作培育数智化人才的新通道。 以赛促教,赛教结合 数字化人才培养,和以往理工科高校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更重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能力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在企业能够提供的有限的实习岗位中,都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就需要学校积极根据学科特点去设计各类学科竞赛给学生以创新训练的机会,并依托学科竞赛项目平台,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项目研究活动,实现“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增强学生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 大数据实训平台 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和内容 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会发现在各个行业中,对于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最为迫切的行业当属制造领域。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制造人才的需求与传统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发生质的改变,这也让各级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空前挑战大数据 方案,缺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师资等方面的准备是很多高校在开展大数据相关专业建设的共同问题。 这里可以尝试的一个解决路径,就是用平台助力高校和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将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的相关资源和环境都集成到以平台中,既能为高校提供教学需要的课程和实验资源,也能承接师生的应用创新需求,同时也可以企业打开一个和学界进行交流的接口,为产业带来更高效、快速的技术支持和应用落地。 大数据课程实践平台 总结来说,如今学界热议的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让数字化人才培养回归到为工程实际服务的本质上来。数字化智能化人才的培养也要着眼于产业结合的实际目的上,让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显著的贡献。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