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大数据思维与信息化革命
信息时代,HR如何实施数字化变革以实现效率提升?今年HR的各大论坛都在谈转型,什么资本化、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等等,我也来凑个热闹,吹吹牛,因为这些概念我也是学习了之后再分享,大数据什么的确实没什么机会参与实践,寥当乐趣罢了。我想可以畅想下HR的各个模块或者业务领域在数字化转型后,运用大数据思维,搜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和应用大数据的无限可能吧。我打算后面按照这个顺序来聊聊。 第一章:HR的数字化变革 从1:150到1:3750(如何评价HR的效率?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看HR的“人均服务人数”,数字化让这个数字从1:150提高到了1:3750。) 从Excel到云计算(传统HR的日常工作是什么,Excel表格的处理!表哥表姐们忙得不亦乐乎,但效率并不高。数字化变革将把这些常规工作替换掉,考勤算薪云计算效率更高。) 拥抱变化(机器人可以替代生产线的员工,人工智能也可以替换掉办公室的职员。面对数字化变革,HR们唯有主动拥抱变化,调整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 大数据与6σ:哪个更有效(DMAIC是6σ管理的五大步骤,采用的是统计学方法,通过数据分组、抽样来测量数据,通过找到因果关系确定解决方案。大数据采用的也是统计学方法,但是收集的是全面数据,通过发现相关关系确定解决方案。) 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应用的必经之路(如果说数据是珍珠,那么信息化就是串起珍珠的项链,只有通过信息化工具才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 HR数字化转型破局之道(信息化时代,HR需要应用大数据思维,建立并持续完善HR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实现HR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章:HR的大数据思维 从分析到预测:不做背锅侠(传统的场景下,都是业务部门向HR提出招聘需求,然后HR对需求进行审核后才启动招聘。大数据场景下,HR可以根据业务变化和业绩情况主动与业务部门确认招聘需求。) 从原因到现象:没有为什么(HR向管理层解释清楚双因素理论,试图证明行动方案的有效性,总是显得那么乏力或者理想化,管理层会把这些方案看作管理的艺术。大数据思维下,HR可以用数据、图表呈现出某种措施与某种结果的相关关系,然后告诉管理层:“真的,没有为什么。”) 从延迟到实时:全面人才管理(大数据讲求数据的全面性,不再是样本数据,从HR的角度讲就是要实时了解每一个员工的信息。例如人才盘点,传统的方式,需要选取一定的维度,然后选定高潜人才重点培养。按照大数据思维,每个人的信息都应被收集分析,每个人都是高潜人才。) 第四章:招聘的大数据应用 用人标准的大数据(什么样的人才是符合企业文化的?有企业做出尝试,不再去确定某个测试的评估标准,而是搜集历史上招聘来的优秀人才的数据大数据思考,然后找出他们的特质和高绩效的关系,剩下的就是按照关系显示出的要求来招聘人才。) 招聘渠道的大数据(传统的招聘渠道,无论是网络招聘、猎头招聘或者校园招聘,HR们都是发出广告后被动等待的状态。大数据思维下,HR可以看到企业的研发人群的触点有哪些,然后主动推送招聘信息,更具针对性。) 供需市场的大数据(招聘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主要是供需市场的变化造成的,在旺季因为量太大容易错过候选人,在淡季则因为量太小容易被候选人放弃。大数据的场景下,供需市场的变化尽在HR掌握,招聘策略的制定更加有效。) 第五章:培训的大数据应用 培训需求的大数据(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要从绩效差距开始,分析差距的原因然后确定培训需求。大数据时代,培训不再是等差距发生之后的解决方案,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任务、学习经历、学习能力等,预测学习需求,直接匹配学习资源。) 培训运营的大数据(员工学习了吗?学习效果如何?是否满足了员工的任务需求?培训的课程运营异常繁琐,需要报名、选课、签到、学习、考试、评估等等,大数据可以简化运营过程,报名学习、考试评估完全由学员自行完成,培训要做的就是资源的开发。) 员工发展的大数据(人才发展是HR的重要课题 ,发展路径、发展时间、能力水平等都是需要分析的领域。大数据可以给出每个员工发展路径的建议,解决员工职业发展的困惑;可以给出空缺岗位的人员建议,解决短期人员决策的局限性。) 第六章:绩效的大数据应用 目标指标的大数据(目标确定完全凭借经验,或者干脆拍脑袋决定。指标的确定也是通过历史的数据来框定,还要靠个人的谈判技巧,所以传统的绩效管理在希望朝着敏捷绩效转变。大数据情况下的目标指标是动态的,真正回归绩效的本质,就是确保目标的达成。) 行动计划的大数据(如何更新行动计划?根据大数据的反馈,找出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再去开展什么原因分析。要做的就是多去搜集数据,多去搜集行动后的结果数据。) 绩效反馈的大数据(绩效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纠偏,做绩效管理的HR都希望管理者们能够及时与员工进行绩效反馈。事实上呢,管理者们都回避这个问题。大数据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管理者进行绩效反馈的途径。) 第七章:薪酬的大数据应用 薪酬架构的大数据(薪酬对标数据隐含了许多企业自身的因素,例如规模、行业、阶段、产品等等,这些因素对于企业选择所谓分位其实参考意义并不大,只是管理层决策的时候有了个依据而已,考虑的并不是薪酬作用最大化。大数据思维下,可以把原本无法考虑的因素加以分析,为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薪酬战略提供建议。) 薪酬激励的大数据(企业总是希望激发员工的活力,希望员工能够为企业的目标不懈努力,为此会做许多薪酬激励方案,包括股票期权、递延奖金之类,但是这类方案的效果如何?许多方案并未实现应有的效果,因为这些激励措施都是先开药后见效的。大数据则可以在开药前就确定有效的药方,根据措施和作用的关系确定最优的激励方案。) 第八章:员工关系的大数据应用 用工风险的大数据(对于用工风险的防范,一般都是在入职前,比如测评、面试、背调、体检等等,一旦入职,预防是没有机会了,员工关系只能在合规性上下功夫。事实上,风险的防范,招聘阶段已经介绍过了,入职后如何处理呢?可否提前预警员工的离职?可否提前防范员工的违纪?) 员工敬业的大数据(员工敬业度调研,翰威特有21个要素,北森有17个要素,但都是敬业度的事后处理,从启动调研到完成分析报告,最快也要两个月的时间,且不说制定改善 计划还需要时间,即便是立刻改善,员工的诉求可能也已变化了。敬业度的关注应该是实时的,要实现敏捷敬业度调研,机会点就在大数据。) 员工援助的大数据(员工援助计划,总是等着困难的员工上门。如果有大数据支持,通过对员工关注点的数据搜集,可以发现员工需要援助的点,及时给予支持帮助。) 第九章:HR的信息化革命 信息化路径(前面提到的各个模块的大数据应用要想变成现实,必须依靠HR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大数据应用的前提。当然,通过表格的处理也可以实现数据搜集,但是效率肯定要打折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在流程建设、数据的选择等方面作出梳理和明确。) 三支柱变革(HR的信息化建设者角色,有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就可以实现三支柱变革亦或是HR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信息化可以为HR、管理者、员工的沟通建立新的渠道。) 信息化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包括需求分析、业务描述书制定、预算确定、供应商选择、需求澄清、项目计划、系统开发、系统验证、项目验收等多个步骤。) 第十章:组织的数字化 HR与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营销是推广最为广泛业务变革,从产品广告到营销方式再到大数据分析,营销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对于HR来说,营销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才能有效推进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HR与数字化工厂(数字化工厂能够给HR带来的影响包括人员工作数据的实时化,把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成为可能。数字化工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也需要HR 及时响应。) HR与物联网(物联网让HR考虑更加广泛的实时信息交互。不仅仅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设施,还包括与外部企业的合作,远程的无线管理方式将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 下周开始吧^^ 附:人力资源管理笔记——索引 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篇——索引 附: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篇——索引 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篇——索引 附:ICL——组织能力提升模型(索引) 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篇——索引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