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5定稿一周年!你必须要重新认识HTML5了
好吧,听起来大家真的需要重新认识HTML5了。 基于强化引擎运行的HTML5,功能、性能、离线运行、桌面启动,均和原生一样了(至少用户感觉不到差别)。 以大众点评外卖流应用为例,它的窗体切换pop-in动画、流畅的下拉刷新,均是原生标准,还有一个流应用叫“36Kr资讯”,还可以手机进入飞行模式后再次从桌面启动该App,一样可以用而不会出现白屏或404。 为了消除大家对HTML5的五个错误认知,特地录了36Kr流应用的操作视频,演示在飞行模式和手机清理垃圾后仍然可正常使用,让大家眼见为实: 当HTML5这五个问题被消除后,这个世界就变了,但还变的不够,因为其实HTML5还有很多强于原生的地方可以发掘。 我在去年HTML5定稿时写的文章提到HTML5有5个原生也比不了的优势:
这五个技术优势,都如何应用呢? HTML5的跨平台,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跨Android和iOS平台。对于很多应用开发商而言,原来至少有3拨团队,分别负责Android、iOS、微信公众号的开发。 能不能一套代码,跨多个平台,且在各个平台都有最佳体验呢? 答案是可以的。挑食火锅是一个O2O创业公司,他们只有一套HTML5代码,通过MUI框架和条件编译技术,编译出了六个平台的版本,iOS的ipa包、Android的apk包、HTML5浏览器版、微信公众号版、百度直达号版,以及流应用版。 对于缺钱少人的创业公司,这是极具诱惑力的解决方案。 可能有人觉得,对于不差钱的大公司而言,HTML5的跨平台优势不够明显。那么往下看。 任何大App厂商,都在追求快速迭代、热更新、A/B测试,在这些领域,使用HTML5都比原生要方便的多。 这益处仍不够多?再看HTML5的第四个优势:更容易推广。 用户获取应用,一般通过应用商店或扫码下载。 应用商店里点下载原生App,从下载到App真正启动,折损50%,也就是100次下载只有50个App启动激活。 而二维码扫描,折损高达90%!很少有人在没WIFI的时候下载十几M的原生包。 这些不合理,以往似乎被人忽视了,但这些不合理终将被解决。 不管是50%还是90%的折损,通过流应用都可以避免。 除了降低折损,流应用还有一个推广方面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推广。 用户分享一个流应用,就像分享一个消息,可以进朋友圈,也可以短信、微博分享。别人点击就可以获得这个流应用。 在原生应用体系里,这是不可想象的。以前我们怎么分享App?我说:Hi,这个App不错,推荐给你;你说:OK,回头有WIFI时我去应用商店下一个。这种土鳖场景想想就够了,未来终于可以美好一些了。 然后再看HTML5的第五个优势:天生开放非孤岛,可方便互联。 这会带来什么场景变化?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