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19年的密码世界划重点
类似于 Blockstream、Lightning Labs 这样的公司,它们从 Docker、Redis Labs、SUSE 这样的项目中得到灵感,在开源协议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虽然这些公司从本质上讲第一任务都是盈利,但很多资源是投入在维持开源项目本身。从历史来看,此类项目都不算成功,原因也很清楚:①很多年都没弄明白能不能提供付费服务、哪些服务能够成为未来的利润来源的问题;②不同于 Web 框架或数据库等新技术,在这里直接将赌注放在技术上并排除执行风险,是有可能的。此外,对比特币做出的很多巨大贡献来自于此类团队,这说明他们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类似于 Chaincode Labs 这样的探索性研究小组,我相信他们在资金方面完全自给自足,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资助的模式允许有知识产权自由,包括为贡献者、社区成员、名誉教授等付费。自由诚可贵,这类项目需要源源不断的慈善捐款,而资助此类项目并不容易。 正式的基金会组织有广泛的责任,包括与监管机构对接、组织网络发布等等。这当然不太理想,比特币这样的社区对此类基金会不感兴趣。过去,他们曾拒绝指定此类正式的基金会,因为很多骗子试图从中谋取利益。 加密网络直接出钱支持核心协议和协议周边工作的开发,Decred 和 Zcash 等团队采用了这个方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Elinor Ostrom 曾经从「公共事务为何每每失灵」这个角度解答过此问题。我预计 2019 年可以看到不同融资模式的重大升级。 51)Bakkt 上线和富达数字资产的发布受到了广大加密社区的热烈欢迎。但我怀疑,即便这些都在 2019 年第一季度达成,开始的时候需求也会比预期低很多,用户会在 2019 年逐渐接受这些产品。 目前,谁将会是 Bakkt 比特币期货产品的目标受众还不明确。富达的 DNA 深深植根于比特币密码朋克根基,他们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才能战胜比特币的金融化过程中人们对再抵押权的普遍忧虑。 52)2018 年,包括 The Block、Messari、Breaker、Token Daily、TruStory 等大量新媒体资产和媒体相关的公司/项目开始崛起。这些媒体平台拥有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目标,对于一个充斥着假新闻、虚假公关和明目张胆的骗局的行业,他们都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的报道有合理存在的必要。监管机构很容易发现各种问题,但这些媒体往往率先披露不法行为的公司。随着行业继续自律,它们将继续在揭露长尾加密项目的深层缺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3)比特大陆,之前曾经因「挖矿中心化」的看法遭受诟病,这家巨头公司曾经计划在 2018 上市,但在熊市面前功亏一篑。 看空比特大陆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将赌注压在比特币现金上,并在后续的算力战中损失惨重。该公司很多顶尖工程人才流失,加入到竞争对手行列,与矿工们一样,他们也是低迷的加密货币价格的受害者。与此同时,比特大陆已经失去了技术优势,最新的 S15 矿机在算力上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BitFury 和亿邦国际。 尽管很多传言称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和詹克团将会被新的领导人取代,但我认为比特大陆发出讣告还为时过早。很多早期的竞争对手因为 7 纳米 ASIC 芯片制程工艺的重重困难和高昂成本而关门歇业。比特大陆可能永远不会成为 Ghash,但是今年关门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置信度:85%。 54)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看空 Overstock 以及 tZero 的前景。 预计 2019 年底之前,Overstock 很有可能会成功地分拆零售业务 置信度:85%。但由于缺乏盈利能力以及在证券型代币上面的步伐落后于预期,他们会在区块链上受挫。 55)看到场外交易市场在 2017 年产生了 10 亿美元的收入指后,很多银行开始坐不住了,想抓住这个机会,攫取丰厚的利差和佣金。 考虑到机构级别的期权交易发展现状,预计华尔街对比特币现货交易的需求为零。2019 年里,如果有头部银行机构开设了场外现货交易或衍生品交易部门 置信度:50%,会让我大跌眼镜。 56)某交易量排名前 10 位的大型交易所将在 2019 年遭到黑客攻击。 熊市是黑客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很多不怎么样的交易所面临困难要进行裁员的情况下 置信度:50%。 57)作为熊市中市场整合的一部分,预计大型公司或先行入场的机构会进行战略性的收购,目标是 Chainalysis、Elliptic、Coinmetrics 这样的链上数据分析公司,以及 Anchor 这样的托管产品供应商。 58)大家对现有支付系统的审查制度的愤怒已在 2018 年达到一个临界点,主流支付体系如万事达卡、SWIFT、Paypal 都显示出,支付网络就像网络即时信息服务一样,容易受到自上而下的管制,可以随时切断资金的自由流动。 比特币可能会继续抓住这中间出现的机会,这一趋势将持续到 2019 年。 政策监管 5 项 59)2018 年,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提出了不少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的提案,在本文发布时达到顶峰。 经济学家提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核心论点是,通过将私人存款转移到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一个更安全的狭义银行体系将取代目前的商业和私人银行基础设施,这反过来使得央行更大程度地控制经济。哈佛大学教授 Ken Rogoff 等经济学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支持转向数字现金系统而非加密货币,他们认为逐步淘汰大额纸币,可以提高金融效率,并对洗钱和其他犯罪行为有更紧密的监管。 个人看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极其无趣,只是将监控延伸至金融系统而已。「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而非加密货币」就像大家提都不想再提的「区块链,而不是比特币」说法一样。 然而,整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数字支付,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预计 2019 年不会出现大规模面向消费者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情况 置信度:75%。 60)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在 2018 年已经针对一些 ICO 项目展开了第一波监管行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会找一些好下手的监管对象,通过这个过程建立一套清晰模式。 虽然目前没有大型项目面临严格监管调查,但预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会在 2019 年把重点转移到大型项目,某个市值排名前 25 的项目将会面临禁令 置信度:60%。 61)2018 年,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提案数量创历史高点,其中包括 SolidX-VanEck Bitcoin Trust、ProShares Bitcoin ETF、GraniteShares Bitcoin ETF,其他还有 Bitwise 的多资产 ETF。 尽管对比特币现货价格的市场操纵存在担忧,但我认为比特币 ETF 很可能在年底前获得批准 置信度:70%,VanEck 有可能获得首个批准。 62)监管行动触及较少的领域是「区块链意见领袖」,尽管监管机构开始对他们采取行动。指名道姓很不礼貌,但我还是通过这个 SHA-256 哈希值列出我认为最有可能被波及的意见领袖,结果将在 2020 年公布: a6c061624f97399d08fb58dbd23801ab9d03a9329128f5147a9873c9daf906a1 63)伴随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热潮,可能某个小国会宣布一个试点或实验项目,发布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系统 置信度:70%。 结语:市场走势与技术落地 由于前所未有的加密世界寒冬,许多技术专家的关注点一直围绕着该技术的具体落地上。 在我看来,能够推动加密货币落地的因素不外乎这些: 那些对货币制度存在不确定性的人,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提供了一个备选,同时这些人还必须愿意接受比特币的波动性,如委内瑞拉、伊朗等; 人们购买比特币是因为看好比特币未来将成为价值存储手段; 人们在购买一种理念,那就是以太坊、Dfinity、Tezos 和其他加密网络代表了计算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即「Web3.0」而这一改变需要经过多年的验证。 上述三大因素,将在短期内驱动加密货币的落地。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