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中国创业营正式招生 陆奇:过去八个月踩过不少坑
栾运明、曹勖文的知名度并不够高。但从网络上可以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两人几乎都符合陆奇对团队的期待。栾运明曾是前联想、美团高管,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曹勖文在斯坦福大学师从吴恩达做AI研究,两次被YC录取,第二家公司Echo Lockscreen被微软收购。 陆奇认为,基于大量的切身经验,每位导师都深刻理解了YC方法论的精髓,并能在实际创业环境中运用,可以为每一个入选团队提供手把手的帮助。 初具雏形的本地化团队、初步本地化的YC创业加速器产品、正在完善中的YC创投生态、过渡方案下的第一期加速营……在外界看来,一个本土化的YC中国已逐渐成型。但陆奇觉得走得还不够快。 他坦言过去的八个月,他踩了不少他此前没有踩过的坑,浪费了时间。对于要打造生态的YC中国,这些坑现在还不能讲。 四 当YC中国初具雏形,2019秋季创业营招生正像是一场验证阶段成绩的小考。 只有提供用户价值的产品,才能具有市场活力。陆奇认为,对于中国的创业者而言,YC中国具有独特的四层价值。 首先,YC的模式已经运行14年,在美国及全球都被证明行之有效,现在这一模式第一次真正被本地化,必将给中国的创业者提供价值。其次,YC中国正在打造创投和商业的生态,可以为本地创业者带来更多的中国投资人和大企业资源。再次,YC的全球品牌背书具有影响力,一般拿到YC投资的团队往往在后续的融资及商业合作中获得更多机会。 在陆奇看来,YC遍布全球的校友群,或许最具价值。目前YC校友已超过4000人,成为创业界最强大和活跃的社区,也是YC区别于其他孵化器的竞争力之一。对此,陆奇也有切身体会,YC的校友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几乎都愿意为校友提供热心的服务,不管是上市IPO,还是要开展某项业务,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关校友。 事实上,愿意为YC的社区做贡献,也成为陆奇筛选团队的标准之一。当然,陆奇还有更严格的考量。不仅会看团队的产品和所在的赛道,还会关注团队的能力。 在YC中国看来,一个好的团队应该具备判断未来的认知能力,团队应该能从表象看到本质、能从不同点看到不同面,且能不断学习;应当具备强执行能力,包括技术能力、打造产品的能力、把握用户需求的能力,应当具备沟通和找到资源的能力;应当足智多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能想办法解决。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团队,往往才有可能最终成功,即使期间已经多次调整方向。 找到更多这样的项目,是作为投资机构的YC收获回报的基础。与14年前,YC刚刚创办时相比,今天创业已从移动互联网驱动进入硬科技驱动,当下的中国处在一个将要迎来技术创新井喷的时代,创业的技术门槛已在提高。 而陆奇,还有他所带领的YC中国,则希望可以进一步降低创业的门槛。现在,他们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