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双11"11年:中国已坚定迈向消费大国
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回忆,2010年推出快捷支付技术,让用户在支付时省去网银跳转,插U盾等繁琐步骤,支付成功率从60%大幅提升到了95%,不仅极大改善了“双11”的支付体验,也为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移动支付早已融入日常,变成线上商业模式不可或缺的一环,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也成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来源。 大数据定向推送、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商品防伪溯源、AI智能客服……技术“超进化”创造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让中国消费者买得更舒心。 理念之变,尽显中国市场“磁石”吸引力 如今的“双11”,已然是一场线上与线下“合奏”的盛大交响曲。 “在中国,为中国。”走进第二届进博会,不少外国参展商打出扎根中国的标语。感光变色隐形眼镜、“量肤定制”面膜、可监控体温的“望远镜”……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创意商品和品质尖货“跑”进中国,或与实体卖场签约,或携手电商平台线上开售。 在贵州省龙里县一快递公司的自动化分拣车间,拣配员在流水线上工作(2018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发(龙毅 摄)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大?答案不言自明。 进博会上,波兰味奇食品集团与物美集团签下1000万欧元大单,看重的是物美旗下1500家门店的广泛市场。 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首席代表尤德良说,今年上半年,波兰到中国出口增长率大幅提升,其中农副产品出口增长了77%。今年想报名进博会的波兰企业很多,都希望寻找中国商机,但因为“一展难求”很多企业报不上名。 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经理刘鹏介绍,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品牌中,有113个新品牌将入驻天猫国际,首次触达中国市场。截至目前,共有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22000多个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覆盖4300多个品类。 “中国近14亿人的消费市场孕育巨大创新空间,也为我们推出更多好产品提供了平台。”澳大利亚智能穿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峰说。 新模式开启消费新空间—— 11年“双11”,见证消费从线下走到线上,到如今线上线下“双花并开”的变迁。 苏宁利用社区小店联通线上线下,打造“1小时场景生活圈”,今年“双11”线上销售火爆的同时,不少订单来自线下实体店;在上海龙之梦购物公园,天猫智慧商圈每天三场“红包雨”,3天页面访问人数达到6万,打破单个商场红包互动的历史纪录…… 工作人员在南京市雨花经济开发区一家智慧物流基地内忙碌(2016年11月3日摄)。该物流基地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可存储商品2000万件,日处理包裹181万件。整个物流基地实现全流程自动作业,从订单生成到商品出库,最快可缩短到30分钟。新华社发 “消费升级趋势下,不同场景之间的零售界限被打破,线上和线下不再是割裂的,而是深度融合。”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新主力激发消费新活力—— 这个“双11”,“小镇青年”再次展示了强大的购买力。拼多多后台数据显示,11日上午,长安、五菱宏光、观致、名爵、宝沃等五家车企参与“双11”活动的“国民车型”全部售罄,这些车大多被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消费者买走。 赵萍表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蕴藏大量消费新需求……这些都将成为消费市场平稳发展的坚实保障。 新技术提升消费新动能——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