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桌6688元的故宫年夜饭售罄后又突然取消,“国潮”兴起背后的产业链尚未成熟
此次故宫年夜饭服务就有人质疑故宫是否再次陷入过度商业化的泥沼失去了古朴的书卷之气。 一桌10人共6688元,平均下来人均接近670元,而故宫角楼餐厅平时人均消费为173元,这样算下来过年期间人均消费涨了将近4倍。就此有网友调侃:这真是“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呀! 其实这已经不是故宫第一次陷入过度商业化的风波之中了。 2018年出品的《上新了·故宫》节目第一期推出的双面绣云纹的文创新品“美什件”,网友点赞量407万,仅淘宝双十一当天销量就超5000套。而其后续推出的“福鹤佳音”睡衣截止2019年11月单品已售出9.7万件,销售额破4000万元人民币。 销售成绩固然可喜但此举也为故宫蒙上了过度商业化的面纱。有网友更是尖锐评价到“《上新了·故宫》已经变《上新了·周边》,整个节目就像一个大型的广告片,传播文化是假,赚钱是真”。 无独有偶,2019年年初故宫角楼餐厅首次营业,再引风波。 故宫角楼餐厅白天供应各式简餐,晚间则根据时令特点提供故宫特色火锅。其中“朕的火锅”堪称特色,一度非常出名。但仅在同年3月该菜品就因定价过高引发故宫过度商业化的争议而被迫取消。 虽如此,故宫是否真的过度商业化尚不可轻下定论。但隔行如隔山,产业有门槛,文创想要跨界还是不容易的。 2019年1月故宫第一批彩妆产品表现欠佳宣布下架。那时距离文章《久等了!故宫原创彩妆!》刷屏还不到一个月。究其原因还是故宫方面客观上确实缺乏对彩妆产品相应品质的专业认知和把控。 而此次的故宫年夜饭既要兼具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要保证菜品的质与量不辜负消费者的期待。如此这般,故宫要想保质保量做好年夜饭的确是有困难的。 故宫文创跌跌撞撞发展至今尚仍有质疑,那我们来看看这两年才兴起的“国潮”风评又如何呢? 没有契约精神是国人质疑一些“国潮”品牌的原因之一。 一直玩转各种“国潮”方式的老品牌百雀羚被指放了网红带货红人李佳琦的鸽子被顶上微博热搜、故宫在三天内先确认又宣布取消年夜饭活动。这类举动在为“国潮”品牌带来争议的同时也被网友打上了没有契约精神的标签。 另外,“国潮”服饰的抄袭问题更是市场发展中的一颗毒瘤。 日潮Randomevent家的“不怎么nice”系列爆款T恤早已在淘宝上泛滥成灾。 更过分的是不少商家还自作聪明的开发了周边产品,让人苦笑不得。 其实整个“国潮”行业普遍的研发短板是导致假货泛滥的主要原因。 以“国潮”领头羊李宁为例,在2015-2019年李宁中期财报数据中,李宁品牌在品牌研发上的投入,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李宁营收突破百亿大关的同时,技术含量相对更高的鞋类产品,增速仅为10.63%。 反观国际知名潮牌耐克,其每年拿出占其销售收入4%的资金投入产品研发,约为13. 74亿美元。 当下的一些国货品牌还存在着浮躁的问题。 一些品牌方总认为简单的汉字、绘画、中国风印花、瑞兽祥云等图案又或者恰如其分地抓住当下实时的热点反应一小撮人意愿的设计就可以称之为“国潮”了。 实则不然。真正意义上的“国潮”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表达一种更有内涵、更有历史底蕴的审美,而不能仅在设计中卖弄所谓“中国元素”。它应该是一张能够代表中国展示给世界的名片,让世界通过它来更好地认识其背后的泱泱华夏文明。 除此之外,过度消费传统文化也为“国潮”发展之路蒙上阴影。 山西乔家大院曾是北方建筑的一颗明珠却最终因景区内过度商业化而被撤5A级景区的“金字招牌”;老牌文化宝地故宫也多次深陷过度消费传统文化的泥潭中备受争议。 以故宫为代表的“国潮”要想在这个激荡发展的时代真正站稳脚跟归根到底还是得慢下来。 去细心探究博大的中华文化,深挖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核;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专注于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只有这般,才能在这“国潮”之浪慢慢归于平静时仍有能够代表中国的品牌屹立于世界市场之中。 道阻且长,但我们仍存希望! 本文首发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