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典数据为参考,这次疫情到了哪个阶段?
下图是一个大家在这几天应该已经看过好多遍的数据:春运期间武汉的流出人口主要去向。很明显,由于武汉在湖北省的龙头地位,春运初期,人口流向最多的就是武汉周边、湖北省内的其他城市,热门流向城市最为靠前的14座城市全都来自湖北,它们依次是孝感、黄冈、荆州、咸宁…… 但在病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直到1月23日,湖北省才第一次详细披露除武汉外其他城市的病例情况。 根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1月25日24时,武汉确诊618例,孝感确诊55例,黄冈确诊122例,荆州确诊33例……其中黄冈在2天前还只有12例。 从媒体报道的公开信息来看,因为仓促,这些城市不仅在包括检验和医疗设备等医疗物资上缺乏准备,在应急体系与能力方面也捉襟见肘。 就在这几天,我们已经从各种媒体报道、社交平台中,看到了这些城市的艰难,尤其是站在疫情最中心的医务人员和疑似病患。从非典经验来看,各地可以伸出援手的,除了物资缺口,可能还需要有管理体系、动员能力和执行细节…… 当然,现在湖北已经利用强制手段“封省”,所以我们也有必要用数据为这作出解读。如果在当前局面下,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仍然可以自由出入,那么节后返程的人潮,将会更快速地把病毒带到以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为主的一众大城市。
但封城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比如物资不便、医务人员出行受阻、恐慌情绪…… 3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归根结底,我们现在正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与冠状病毒作斗争。虽然在21世纪,我们已经经历过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但新型冠状病毒到来的时候,我们仍然没办法轻松快速地解决问题。 但从我们现有的资料来看,还是有两个应该乐观的点。 首先是整个社会的动员能力。 与17年前的SARS相比,当前人群流动的频率、速度、范围都扩大了,听起来病毒的控制似乎更难了。 但是17年前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媒体、没有大数据、没有人工智能,也没有如此快速和密集的交通和物流网络。这些新的基础设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可以支撑更快速的物资调配和信息传递,应对病毒传染,也可以有更迅速的分布式集中控制和更精准的个体防护,“人自为战”。 其次是,疫情虽然十分严峻,但病毒目前并没有超出想象的“凶恶”。 冠状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因为在电子显微镜下外观上有类似日冕的凸起,所以被称作冠状病毒。日常生活中有10%的感冒是由冠状病毒引起,且症状较轻,所以常常不被重视。但冠状病毒的生命力比较强,可以脱离宿主在空气中残留一段时间,所以传染性才会如此之高。 参与过抗SARS的中国台湾病毒专家苏益仁表示,传染性越高的病毒致死率其实越低。 这恰好也符合现状。从现实情况来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范围都要大于SARS,但目前不到3%的致死率,相较SARS的10%也低了很多。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主编就在社交平台上发言提醒媒体正通过把该病毒称作“杀手病毒”+“助长恐慌”将事件升级。事实上,该病毒有着中等/一定传染性、相对低的致病性。用过度夸张的语言来“培育”恐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苏益仁也表示,目前仍然处于爆发初期,无法准确地判断传播速率和感染率,接下来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观察时间。 这也是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在防止过度悲观的同时,也千万不要盲目乐观。 毕竟,攻坚才刚刚开始。 我们作为普通人,不管是在湖北,还是在其他地方,在这场抗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还是要继续强调:不让自己感染,就是我们普通人最大的贡献;每个人都安全,大家才能安全。 最后,我们再次奉上这份自诊指南,该指南综合了武汉协和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