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居然颁给了拍动画片的?
又到了一个时间点,当时我们会做一些商业广告,然后就开始做《玩具总动员》,我又开始做总裁,当时我知道的东西多了一些。直到电影制作结束,接近 IPO 时间点,乔布斯又对我说,「我们要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了。但是你还不足够知道如何做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他是对的,我是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所以我退下来,做 CTO,我们从外面招来一个人(顶替我),干了好些年,一个很不错的人,我很喜欢他。但他却想要管理乔布斯,像信息管理那样管。我后来想明白一件事,你永远不能那么对待乔布斯,他太聪明了,我从来没有告诉他该怎么思考。我都是:「这有个问题,我们聊聊」,但我没有告诉他该怎么思考。 之后我们做一些商业广告,也准备拍《玩具总动员》了。这时候我懂的以前多很多了,这时候我又是公司总裁了,然后电影快拍完了,我们准备上市,乔布斯又找过来说:「现在我们要成为一个上市公司了,但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上市公司的总裁。」我就:「好吧,你说的对,我懂的不够。」然后我又退下来,又重复一遍。 然后当我们上市以后,我们越来越成功,我懂的也越来越多,突然一次,乔布斯对公司宣布说「Ed 是皮克斯的总裁」,但我一直在做这些事,学习进步,所以乔布斯第三次宣布的时候,很多人都挠挠头说「我以为他早就是了」。对我来说,这一路上我在成长、学习,对我个人,和我们整个组织而言,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段时期。 张鹏:我相信非常多的企业家都有技术背景,他们现在成为了 CEO、公司总裁、企业领导者,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Ed Catmull:对我来说其中一点很重要的是,也我从非常早期的时候就学习到的。当我在卢卡斯影业的时候,因为我所处的位置,很多新人进来对待我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成立皮克斯之后,人们在我面前不会表现出自己糟糕的一面,导致我不可能直接看到一些问题。因为有一些同事我们共事不够久,所以我无法发现他们的问题。但是我意识到了,我不能直接看到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一点在所有地方都是存在的。一家公司内,你假设所有人都在努力做事,楼下一层的在做编程的人能够看到很多细节的东西,而我却看不到,但是我作为这个公司的领导,我也能看见一些他们看不见的东西。但是这不意味着,我是对的。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是我没有的。 对于我来说,我必须保持一点:我必须要承认,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我总是错的,我只是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我必须调查,弄清楚,我错在哪了。而且当有人来反馈的时候,我也必须要倾听。他们来找我一定是有理由的,他们面对我也许会紧张。如果他们带着问题来,我也许可以给他们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让他们顿悟,说「好,我知道了」;但更多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信息,这会改变我的一些观点。他们可能会告诉我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我就必须就此做一些决策,比如说我要告诉他们说「好,那我们就选择去做这个」。重要的是,对方觉得自己被倾听了。如果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是总觉得不好开口,那么他们再也不会来我的办公室敲门了。所以,无论他们说什么,我都会停下来,倾听。大多时候,他们都在给我新的东西,我应该知道的东西。 张鹏:是的,因为有的时候细节、小的东西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比如说你的态度怎么样,如果处理员工的反馈,这些都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Ed Catmull:对,我其实会把别人的一些话当做对我的一个警示(flag),如果有三个人和我说相同的话,提出相同的问题,这就不再是「警示信号」了,这就是一个问题。 对「警示」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同时也给员工带来开放感和安全感。如果他们得不到舒适感,你也不可能得到警示信号。所以,我想要那些警醒的信号,他们想要安全感。我们还会做其他的事情,其中的一件是我们在任何部门的任何大会当中,需要让最微不足道、级别最低的员工有机会说几句。如果他们都能有这种安全感,那你真正在做的,其实是在向在坐的所有更有经验的专家宣布,其实是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在说:就算行不通,你也可以放心提出你的点子。通过让权力地位最低的人放心说话,你其实是在向整个部门传递了一个安全的信号。释放信号非常重要。 张鹏:在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之后,你开始负责这两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动画制作公司,这一定是个不错的体验吧? Ed Catmull:事实上,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欢乐。起初,我最强烈的想法是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不要彼此「合并」。通常情况下,你会觉得为什么需要两个财务部门?还需要两个人力部门?你就想把这两家合并到一起。 但是我的想法截然不同,这两家工作室不为彼此承担「生产力」上面的工作。他们可以彼此分享信息,彼此沟通借鉴,但他们工作上做出的决定,是完全分开,各自负责的。我们想要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工作方式,他们的关系就像友好的竞争者。由于他们不必以某种特定方式来做事,这也会让两家公司彼此分享变得安全。当这两家公司一起来开会的时候,他们共同分享一切,因为他们知道不需要被指挥,这又是一个安全的信号。 同时,保持两家工作室的独立,不同观点的人们就可以尝试做不同的事,这样,保持两家工作室的分离,我们就有了两倍的马力。但大多数公司不会这么做,他们收购一家小公司,给他们提供服务,最后的结果呢?他们慢慢扼杀了买下的公司。这种事一遍又一遍地发生,所以我们的观点就是,不,我们让他们保持健康地、独立地、小规模地运行,我们为两家公司之间的差异感到庆幸,这种差异让他们越来越强大。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