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首日开盘涨18.9%,总市值近800亿美元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8年的18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42亿元,并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中,93.4%来自于中国,6.6%来自于国际。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106.08亿元(约16.19亿美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约8.37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为39.72亿元。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Adjusted EBITA (non-GAAP)分别为-86.47亿元、-27.64亿元、83.81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Adjusted EBITA (non-GAAP)为54.65亿元,上年同期为-11.51亿元。 不过,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仍处于运营亏损状态,运营亏损为66.54亿元,之所以能实现盈利,主要是计入了一笔投资收入,高达123.61亿元。 为何司机抱怨滴滴抽成高 2020年中国网约车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3.1%。 不过,作为一家被外界所熟悉的公司,滴滴却总被司机和乘客抱怨,尤其是司机总抱怨滴滴抽成高。原因何在? 网约车公司CEO孙枢曾就滴滴网约车“抽成”的问题做出说明,称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 乘客应付总额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构成占比 孙枢说,确实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如顺路单;其中,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类似极端情况下的订单虽占比不高,但确实给司机师傅造成困扰,容易被传播,让大家以为滴滴的抽成都高于30%。 “我们在陆续排查出现极端订单的原因,尽全力避免极端情况出现。遇到这类订单,也欢迎司机师傅通过意见征集通道向我们反馈,我们将跟进核查。” 滴滴还披露司机和乘客分别实行独立的计价规则。滴滴称,当一个订单成功匹配后,司机和乘客根据单独的计价规则分别计算车费。由于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路况拥堵等因素影响,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车费的比例也不一致。司机收入=司机分成+司机补贴。司机分成:含每笔订单的基础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动态调价、调度费、感谢费、春节服务费等全额给司机,平台支付空驶补偿等)。 滴滴称,网络上出现过多种计算司机收入占比的方式,近期收到个别司机反馈及媒体报道“抽成高”,普遍是按照方式1或方式3计算。滴滴还解释了在司机意见征集里,有师傅这样提问:滴滴收了“高抽成”之后再补贴司机和乘客,何必大费周章做二次再分配,为什么不直接降低“抽成”。 原因是为激励司机在雨雪天气、早晚高峰、节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区域多出车接单,平台会通过补贴激励司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若完全按照“平均主义”,那意味着失去供需调节弹性,高峰期和热点区域就更难打到车了。 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 滴滴成立之初,声势盖过美团和字节跳动,但在2018年,滴滴的发展遭遇到了重挫,发展速度逐渐要慢于美团和字节跳动。 原因是,2018年5月初,空姐李某在郑州搭乘滴滴顺风车,途中遭司机残忍杀害,短短三个月时间,又发生“8·24”温州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滴滴顺风车的产品设计理念出现很大问题。比如,郑州空姐遇害事件中,乘客的信息就已经被大量泄漏出去。 前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表示,和出租车、专车、快车不一样,顺风车在政策方面有多项利好,而独有的社交性还能为这一部分加分。“过去你每天在路上两个小时,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消耗,但现在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就变成了一种收益。” 这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变成一个半公开、半私有的社交平台。而顺风车业务应该是一个方便乘客和司机的业务,而不是一个陌生人交友平台。但滴滴的产品经理将顺风车设计成这个方向后,可以想象有多少居心叵测的人,也就有这些悲剧的发生。 两次悲剧发生后,滴滴CEO程维、总裁柳青当时开始道歉,称“过去几天,我们的内心再一次陷入了无比的沉痛和煎熬。仅仅三个多月,在平台进行安全整改的过程中,悲剧再一次发生,作为公司创始人和总裁,我们非常悲痛和自责。尽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语都苍白无力,我们还是要郑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属,向所有人道歉。对不起,我们辜负了大家。” “六年前出发的时候,我们坚定地认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让出行更美好,但经历的悲剧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为我们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知道,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好胜心盖过了初心。” 程维和柳青说,在短短几年里,滴滴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很多同事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确的事,全公司开始深刻检视甚至质疑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正确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审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在这悲伤时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团队去面对痛苦,承担责任,争分夺秒尽所有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让初心回归,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份哀思。” 程维、柳青在滴滴递交招股书时给投资人的信中表示,2018年滴滴遭遇至暗时刻也就在那时,滴滴遇到了最大的挑战,一切天翻地覆。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