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容器安全、数据加密、云日志、云数据迁移!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很猛了天宫空间站在轨发射微纳卫星中国卫星发射技术再获突破

发布时间:2023-08-24 11:00:2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最近,中国的太空指挥部已经成功地在他们的空间站中利用名为'天舟快递'的货物飞船上搭载了微型核反应堆等一系列小型实验性设备并完成了它们的发射计划。这个新的技术成就毫无疑
  最近,中国的太空指挥部已经成功地在他们的空间站中利用名为'天舟快递'的货物飞船上搭载了微型核反应堆等一系列小型实验性设备并完成了它们的发射计划。这个新的技术成就毫无疑问地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目光。
 
  那么什么是微纳卫星?其实在之前的视频里我已经讲过了,它通常指的是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显而易见,微纳卫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可编队组网,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很多复杂的空间任务,在科研、国防和商用等领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地发展微纳卫星技术,并且除了在通信、遥感、电子侦察等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之外,微纳卫星的应用已经拓展到了导航、空间对抗等领域。例如,美国就制定了基于“立方体卫星”的空间试验验证计划,利用微纳卫星开展交会接近、近距离机动、巡视、在轨操作等一系列技术验证试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对抗能力。
 
  可见,微纳卫星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更具有战略意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领域。
 
  微纳卫星传统的发射方式是使用火箭,将其送去相应轨道,技术上比较成熟了。很明显,这样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种非常规的发射方式,例如:
 
  1、在轨道发射,即多个航天器一同搭乘运载火箭进入轨道,并与运载火箭及上面级分离后,在适当的时机由其中一个在空间运行的航天器再次释放,使另一个或另多个航天器进入轨道的方式。
 
  2、货运飞船发射
 
  这个跟我国的技术不同,指的是货运飞船在返回途中,机动到预期轨道时,将微纳卫星释放到太空。
 
  3、子母卫星释放
 
  很好理解了,这种卫星由母卫星和子卫星组成,入轨后母卫星释放子卫星。
 
  4、空间站发射
 
   在这个微纳领域,美国还是走在了前面,俄罗斯目前已经在国际空间站上搭建有大小各异的多种微纳卫星释放装置,并使用自主研发的多年。例如,截止到2022年4年,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完成的17次货运任务中有11次都携带了微纳卫星。
 
  那么我国采用的也是空间站的发射方式,通过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完成发射任务。大家都知道,天宫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承担向空间站定期补给物资和站外实验设备的任务。而这次,它的角色发生了小小的改变,除了完成固定补给任务之外,还作为发射平台,在太空里成功完成了微纳卫星的发射。
 
  作为货运飞船,天舟本身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发射周期固定,每半年发射一次。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发射时间。同时,还具有运载能力强和安全性高的特点。所以非常适合微纳卫星的发射需求,可以搭载不同类型、不同重量的微纳卫星,并保证时效性和安全性。
 
  当然,看似简单的释放动作,其技术难度还是很高的。因为微纳卫星一般不具备太强的自主机动能力,所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角度、什么速度、什么力度去释放,都是大有学问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列性问题,毕竟一旦失误,可能就会失控或者坠毁,严重的情况下,例如释放后,因为种种原因与空间站或其他卫星发生碰撞或产生碎片,都会威胁空间站的安全,这可不是小事儿。
 
  因为既然可以搭载微纳卫星,是不是还可以搭载别的东西呢,这个想象空间就大了。毕竟天宫空间站距离地面只有400公里,在这个高度上可以做的事儿实在太多了,懂的都懂。
 
  同时,这种发射方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急于发射,可先储备,发生重大事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发射,这样可以实现卫星的快速部署。例如某地发生地质灾害,失去通信网络,就可以第一时间在太空进行释放,迅速提供网络通信能力,助力救援,甚至还可以完成一定的勘查任务。毕竟这种紧急情况下,总不能现组织大火箭进行发射吧。
 
  此前,我国已经通过3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了微纳卫星的在轨释放试验,卫星在轨存储时间最长超过半年。
 
  而这里,同样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那就是在全球任何地点,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可以随时发射具有一定功能的卫星,往下我就不说了,大家琢磨琢磨就行。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它变成现实,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