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水平有多高看了这些仪器总感觉他们是穿越的
发布时间:2023-09-18 11:00:1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存在着成千上万颗行星。那么是否有一颗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呢?依然是有案例证明其存在的。这不,著名的NASA(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开了一条重要的探测信息:他们发
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存在着成千上万颗行星。那么是否有一颗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呢?依然是有案例证明其存在的。这不,著名的NASA(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开了一条重要的探测信息:他们发现了地球的兄弟——开普勒-452。 该星球直径比地球大了将近60%,存在的寿命也比地球长了15亿年。根据探测结果显示,它和地球在各个方面都高度相似,虽然距离遥远,但也阻隔不了它和地球的联系。NASA在公告中指出,单就捕捉两星球之间的光线传播,就需要动用价值六亿美元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研究之艰难,可见一斑。 针对这则消息,很多天文学家发表评论说,这个开普勒-452作为人类移民、外星人探究等的可能性为零,当前只能用于研究。这让我们有点伤:花费如此大的力气才找到这个星球,如今却只能呆呆地看着。 对于今人来说,已经很幸福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对于太空的探索有着科技的大力助推。但想想古人,想想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时代,他们是如何探索浩渺的宇宙和无尽的太空呢? 相传在上古时期,聪明的中国人对太空就有了探索的欲望了。上古圣君尧就在他的部落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天天晚上盯着天空的星星。这也许就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探索方法了。 在科技发展几乎为零的古代,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手段十分有限,仰头观望这就是最本能最原始的方法了。当然聪明的中国人,自然不会对此停滞不前,他们在各个地方建了许多专门的观星台,目前在河北登封市就保留了一座比较完整的观星台。 在这里,脑洞老师要帮历史上有名的商纣王澄清一个污点。商纣王,字姓,名受,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之子,世人称之为“纣王”。他最荒唐也是最出名的事,就是为了逗笑褒姒,烽火戏诸侯,间接导致王亡国。但,脑洞老师认为,商纣王建造的那座被普遍认为是奢华的玩乐场所,其实是一座观星台,只是被后世的统治者因为统治需要被说成是穷奢极欲之所。 如此简单原始的探究方法,经年累月,最终也还是发现了许多天问现场。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因为知识所限,古人将哈雷彗星说成是扫把星,视之为不祥之物。有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就观测到了哈雷彗星,它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天空俯地划过,最后消失在北斗七星的那个位置。 脑洞老师在《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这本书里讲道,古人认为,北斗,天之中枢也。彗星,为邪乱之气。邪乱之气闯入中枢之地,自是不祥之兆,轻则瘟疫,重则天下大乱。后来,当时的天文学家认为:“不出七年,宋、齐、晋的国君将死于叛乱。”吊诡的是,这真的发生了。 东汉时期,出现了研究天文学比较牛逼的人,这个人就是张衡。张衡,字平子,南阳人,南阳五圣之一,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和地理学家。他在天文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发明了一个漏水转浑天仪,它可以精准地用来演示天体的运行。 葛衡,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字思真。他通天文,能为极机巧,发明了浑天象。 这个天文仪器很巧妙,他把天上所有的闪耀的星星月亮都画在这个无数的圆上面,大幅度的转动一下,可以看到星图的变化。 到了宋朝,又有人在浑天仪的基础上作了改良,发明了全新的水运浑天仪。 动力驱动装置,里面的零部件竟然包含了150多种。 当然,元朝时期出现的简仪也是巧夺天工之作。 元朝还出现了一个比较出名的天文仪器,那就是玲珑仪。 他中间那块巨大的圆形石头里面是中空的,人走进去之后,通过圆壁上的洞,可以形成一种模拟的天象。 遗憾的是,明清时期对于天文仪器的研究几乎停滞不前。脑洞老师分析,这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前人已经把传统的天文仪器研究透了,如此没有全新的物理、数学等知识的导入,就很难取得这方面的成果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国家的神舟飞船遨游在太空,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但客观来讲,我们还只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天文研究国家。我辈需要不断努力,和发达国家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可喜的是,在贵州省平塘,我们建了一个世界上最大口径(口径达500米)的天文望远镜,据说,他可以直接对太空的外星人进行搜索。在这个天文望远镜里,我们可以看到银河系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到宇宙的边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