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外来物种更轻易成功归化和入侵?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3-10-18 10:30: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地球面目的巨变是由外来种群的本土化为动力,其驯服过程正以空前的步伐进行。探究哪些外来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和入侵,是入侵生态学力图解答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
地球面目的巨变是由外来种群的本土化为动力,其驯服过程正以空前的步伐进行。探究哪些外来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和入侵,是入侵生态学力图解答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科学基础。 围绕这个问题,达尔文于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假说,分别主张与本地物种亲缘关系近和远的外来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这两个假说综合在一起被称为达尔文归化谜团。近年来,围绕这一谜团,生态学家在全球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然而,由于不同的研究往往得出矛盾的结论,这一谜团的和解依旧存在很大挑战。针对这一谜团,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黎绍鹏团队与多国生物入侵专家联合展开了一项全球性研究。结果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普遍的纬度梯度格局,进而为和解当前不同地区矛盾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思路。 该主要研究方法涵盖了来自全球487个地区的共计219,520种本地植物和共计9,531种归化植物的地理分布和自然生态系统发育信息,包括了70%的已知被子植物,覆盖了全球83%的无冰陆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外来归化物种和本地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变得更加接近。具体而言,在低纬度地区,与本地植物亲缘较远的外来植物更容易成功归化;而在高纬度地区,与本地植物亲缘较近的外来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 研究进一步发现,环境梯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共同塑造了这一全球纬度梯度格局。其中,温度、降水及其季节性是外来归化种和本地物种亲缘关系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类活动通过塑造新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全球地理格局。因此,不同地区的矛盾研究结论可能源于当地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差异。这项研究的发现为我们解决了已经困扰人们16个世纪的疑难问题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