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容器安全、数据加密、云日志、云数据迁移!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听顶级中国专家聊未来航空器

发布时间:2023-10-27 11:30:1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第一届全国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整合型学会的合作举行,记者听中国航空、航天、电子、材料、仪器仪表等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展望诸多未来科技的前景。



  &ldq
  第一届全国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整合型学会的合作举行,记者听中国航空、航天、电子、材料、仪器仪表等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展望诸多未来科技的前景。
 
  “过去全球先后有15个国家、32家制造商研制了88个型号的喷气式客机,但只有2/3的型号研制成功、能够升空,1/10的型号能取得商业成功。”中国商飞公司ARJ21飞机系列总设计师、工程总师陈勇介绍说,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民航客机想取得商业成功的难度之大,它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具备巨大的产业拉动效应。
 
  中国商飞被外界广泛视为全球民航制造业的新力量,其研制的ARJ21支线客机已经向国内外客户交付了上百架。今年9月,商飞在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展示的7架ARJ21飞机中包含公务机、医疗机、货运机和应急救援指挥机,这是ARJ21飞机4款衍生机型首次同台亮相,标志着该款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商飞研制的C919干线客机已经交付2架,累计订单数达到1061架。对于下一代客机的未来发展趋势,陈勇介绍说,大幅提高飞行速度是重要方向。目前各国使用的客机都是亚音速飞行,此前一度曾出现英法“协和”号和苏联图-144超音速客机,但它们都因为噪音大、油耗高以及安全性等问题,相继退出运营。如今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超音速中小型客机“未来可期”。
 
  陈勇表示,全球正在研制的已知几款高超音速武器的超音速喷气式客机都不是属于高超音速武器的中小型客机,例如美国正在测试的X-59超音速飞机采用细长的机身设计,以尽可能降低客机突破音障时产生的噪音;Aerion公司的AS2超音速公务机,能携带8-12名乘客以1.4马赫的速度运行,Boom Supersonic公司研制的超音速客机为45-55座,速度为2.2马赫。
 
  绿色环保且更经济的电动飞机是未来客机的另一个主要发展方向。NASA正在研制的单通道涡轮电动飞机在起飞时,机翼下的发动机会产生80%的推力,在巡航时则是55%,剩余推力由尾部的电动发动机提供。陈勇认为,电动客机将可能从支线飞机开始。全球正在测试不同的新能源支线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纯电动力、燃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电涵道风扇动力等,它们适合不同的机型。例如纯电动力系统的功率和能量密度有限,更适合轻型飞机。
 
  近年来,“临近空间”这个充满科幻色彩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中。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创新与应用中心副主任李广佳介绍说,临近空间是指20-100公里的高度,这里是普通航空器最高飞行高度到天基卫星最低高度之间的空域,具有特殊的优势:高透光性、低摩擦阻力、低辐射等。在临近空间拥有更高效的通信保障、情报收集、电子压制和预警等特性,但同时这里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性,尤其是低密度低温的高空环境。
 
  目前投入使用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主要以低速的太阳能无人机、高空气艇为主,它们具有续航时间长、飞行高度高、复盖区域广、载荷能力大等优点。
 
  李广佳介绍说,之所以外界对于太阳能无人机等临近空间飞行器如此关注,是因为它们在通信中继、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抢险救灾、科学测绘方面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可作为大气层卫星,与卫星、常规航空器和地基装备组成立体信息保障体系。例如遭遇地震、泥石流、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搭载通信中继设备的太阳能无人机和高空气球可以快速恢复灾区通信能力,满足救援应急需求;在远海岛礁、偏远山区等地,部署基于太阳能无人机的临近空间通信系统,可以覆盖这些地方的通信空白,为及时了解当地情况,开展防止非法越界、保卫边疆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它们还可以搭载遥感设备,采集农田作物长势、生产面积、周边水文环境等农业数据,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但另一方面,当前太阳能无人机还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