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之争,互联网巨头的筋斗怎么翻?
互联网系云上如何“翻筋斗”? 既然互联网系云这一类型有望在四股力量中取胜,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互联网系的这片领空中,哪片“云”占据优势?谁又有可能扶摇直上成功突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来看看互联网系云玩家各自的布局。 阿里云可以说是国内云计算行业最早的入局者, 2009 年 9 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成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国内云计算产业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到现在,阿里云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公有云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优势。而所谓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云计算的一种,和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不同,IaaS更像是水厂和电厂,是云计算的基石。 2013 年才入局云计算的腾讯选择从自己最擅长的游戏切入,随后又逐渐开放了多个云服务:视频云、金融云等等。在金融云领域,腾讯与阿里有相当多的对标产品:QQ财付通、微信支付、网络银行等。除了金融云以外,目前腾讯云也已经在多个领域和阿里云形成竞争。 而提到百度云的产品,最让人熟悉的就是百度云盘了。相对于阿里倾向于Amazon的思路——以IaaS为主,也有部分PaaS,百度云更倾向于Google的思路——SaaS+PaaS。今年,百度云又发布了XPU(云计算加速芯片),FPGA/GPU云服务器等代表ABC技术融合的新产品和服务框架,主要是想过AI打法来缩小与阿里云、腾讯云的差距。但是其落地场景在数量上优势并不明显,其能否以人工智能为突破口,还要打个问号。 网易云姗姗来迟,2015 年底才对外开放,和其他云玩家不同,网易云避开了传统的竞争激烈的IaaS领域,而是选择从基础服务、产品研发、运营、客服等业务层面出发,解决具体场景下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场景化云服务”。随后,网易云针对不同的场景先后推出了云计算基础服务(网易蜂巢)、通信与视频(网易云信和视频云)、云安全(网易易盾)、全智能云客服(网易七鱼)……除此以外,还有网易猛犸和网易有数等大数据产品。虽然入局仅仅两年,网易云的场景化云服务目前已经吸引了 40 万企业客户。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