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十八年:李彦宏的身心进退
人和人都非常不一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不到的事,可能对你来说没问题,这是你喜欢的、擅长的,你是能做到的。 对于信息流的思考:有数据和算法就够了吗?张鹏:今年在整个的科技互联网领域里面,我觉得在形成新的一些共识或者是新的共同的判断,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算法这样的东西,在成为王道。但我们要探讨另一个维度,就是数据算法不断地给大家提供信息,是不是就足够了。甚至里面有很多的争议,大家会觉得那些东西真的是我要的吗,这件事儿对人最终是一个幸福的事情还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李彦宏:我觉得是非常好的问题,信息流这个词在国内算是比较新流行起来的词,但是它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可能得有 6、7 年,那时候 Facebook 想进中国,就跟百度谈合资公司,我们当时谈哪些 Facebook 的重要功能必须得要进来,当时我跟扎克伯格谈过一轮合作,最终他提到信息流必须得进来。 所以,这个信息流并不代表是完全靠算法决定的内容流,它也是可以结合算法、社交等等各种信号揉在一起的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今天看,国外像 Facebook、Twitter,其实他们都是信息流的组织方式,在国内你看比较典型的朋友圈、微博,这是以社交信号组织起来的信息流,像百度、头条,这个是以算法信号为主,组织起来的信息流。 其实各有优劣,社交信号出来的东西,可能用户更加主动的在说,我要看什么东西。对于算法组织出来的信息流,更多的是靠机器来猜,用户到底喜欢什么东西。从分发效率来讲,应该是算法分发的效率更高,一篇文章到底适合不适合张鹏看,这个算法其实算得比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关注这个人,效率要高。 张鹏:虽然有时候我们不承认,但是实际上确实如此。 李彦宏:但是算法没有社交那么高的黏性,别人要从这转到那,相对容易一些。如果说你是靠社交黏在那的话,像微信、微博,用户要离开其实是比较难的,所以有这方面的好处。 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两者的结合,我既有算法的分发,又有社交带来的分发,这是最好的。我也觉得将来很有可能是算法分发为主的,就是用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来猜测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用得越多我猜的越准,时间越长,我更加了解你。 今天我打开我手机百度的信息流,它知道我会喜欢打高尔夫,它知道我最近在学习游泳,它知道我关注极客公园,它对我的了解实际上非常非常全面了,因为我是一个重度用户,我老在用,用得越多,它越理解我。 张鹏: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对算法这样的事,第一有过高的预期,让它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也不应该对它有恐惧。 李彦宏:不应该有恐惧,这个技术一定会越发展越完善,可能一开始猜得不对,甚至一开始这些信息都是虚假的信息,或者低质的信息,这样的情况都会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算法的进步,随着人们越使用越多,随着人们对这件事情、这个产品形态理解越来越深刻,那么它能够提供出来的内容质量一定是越来越高,人们一定会越来越喜欢它的。 张鹏:我觉得这个视角其实蛮客观的,也许是社会要对这件事、更多的公众也要对这事有一些理解,与此同时,科技公司也要在这个层面不断地进化。 李彦宏:没错,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去 20 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其实一直是这个过程,遇到问题我们去解决,最后越解决越成熟,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李彦宏和女儿 Brenda 我们该用科技给下一代留下什么?张鹏: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可能会不一样,如果说 90 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00 后应该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那么 2010 后或者是从 2010 年以后开始成长起来的人,可能更像是一个智能时代的人。你从自己家里的孩子身上,有没有看到什么新的行为习惯、连锁反映? 李彦宏:有一点,其实像我女儿 Brenda10 岁,已经变成一个完全是熟练的手机用户,有时候跟我抢手机在玩儿。她对手机的这种使用比我有时候还要更熟练一些。但是我也在想,智能时代会改变他们什么样的体验,百度的信息里面有一些东西,我看的是成人看到的东西,小孩抢过去的时候不一定适合他去看。 所以我们的手机摄像头一旦发现阅读者是个小孩的脸,应该把内容给变过来,变成一个适合小孩看的东西。 张鹏:这个思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李彦宏:这些东西表面看还是一个使用手机的场景,还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但是它的实质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景,比如说家里的小孩之间吵架,吵完架以后跑到智能音箱那儿说,你给我评评理,我们俩到底谁对。 张鹏:所以他已经把那个当成家庭成员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他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很奇怪的。 李彦宏:他好像觉得机器就应该懂我。我们原来觉得机器就是机器,它不懂我,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大家对于机器的期望值,其实逐步地在往上走,很多原来不觉得能解决的问题,未来觉得会解决,认为就应该解决。 张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因为人对科技的期待其实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说那就是个工具,怎么样就归我用。 李彦宏:我们是一直跟着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代人老是觉得说我打字的话用键盘打字多舒服、快,用鼠标多精准。后来移动互联网起来以后没有键盘也没有鼠标了,我们觉得很难受、很恐慌。但是我们的孩子 3 岁的时候就知道他怎么玩那玩意,你让他 3 岁玩玩键盘看看,他玩不了。 所以我们一直得为了技术的进步,不停地去改变自己。 张鹏:像孩子一样进化自己的习惯,像孩子学习,他怎么适应。 李彦宏:他那个是最自然的、最天真的,没有经过思考的反映。 张鹏:所以从孩子身上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今天是有史以来咱俩聊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舍不得结束这个问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