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币、柯达币、马勒戈币,怎么撒币这么多……
首先,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代表产品——比特币,它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支付和资产转移方面,这就和金融业的巨头们有扯不开的关系。 去年 5 月,摩根大通宣布与加密货币公司 Zcash 进行合作,开发了一个衍生自比特币的软件,让用户可以选择“隐藏”他们的交易。 10 月份时,摩根大通就披露已将 Zcash 的隐私技术整合进它的开源区块链平台 Quorum。 同时,摩根大通还在去年就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资讯网络,目的是加强资金跨国移转的速度和安全性。因为目前处理跨国付款交易得经过不同参与者的层层验证和处理过程,部分个人或大型企业的跨国交易最长可能费时 15 天,但是如果透过区块链则可将交易时间大幅缩减至几个小时。 挪威最大的网络银行更是直接推出银行账户和比特币账户联网的服务,让用户可以更便捷的管理自己的数字货币资产。 国内更是有媒体报道,在采访的十位银行高管中,其中九个表示自己的银行正在着手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探索。 在招商银行的官网上,也可以找到名为“招商银行实现首家区块链项目商用”的通告: “首家实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Global Cash Management)领域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这三大场景。 2016 年 6 月,招行已通过跨境直联清算业务POC实验,率先实现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银行核心系统中,在模拟环境稳定运行半年后,招行计划于近日在总行、香港分行和永隆银行两岸三地间,通过区块链技术改造的跨境直联清算业务将实现正式商用。” 在零售和物流行业,我们同样可以在一个个顶级公司里找到区块链技术的身影。 比如沃尔玛。 沃尔玛食品安全副总裁弗兰克·亚纳斯(Frank Yiannas)曾做了一个食品溯源测试,他在公司总部附近的一家沃尔玛商店买了一盒切片芒果。带到办公室后,弗兰克把这盒芒果交给了一个团队,命令他们去追寻芒果的来源。但是,结果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因为总共花费了 6 天 18 小时 26 分弗兰克才得到了答案。 试想一下,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话,如同国内 08 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六天多的时间去追寻问题食品来源会给消费者和经销商本身都带来极大的损失。 但是,沃尔玛通过与 IBM 的合作,在 Hyperledger Fabric 区块链上运行了可追踪物品交易流通过程的区块链应用,对待同样一盒芒果切片,弗兰克等待答案的时间只需要 2 秒钟。 并且,在供应链的背景下,区块链不仅仅是一个追踪措施,系统中安全的记录可以帮助防止欺诈,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界面保持货物流通,以及能够使监管机构在必要时仔细查看。 不光是上面谈到的这些大企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还有更多的知名企业,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探索。无数的创业团队,都在扩张自己独特的脑洞,尝试着不同方向、不同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其中一部分已经慢慢在主流市场崭露头角。连行业最顶尖的龙头企业,很多时候也需要向创业团队取经,争取追上时代的步伐。 尽管现在市场中的泡沫,各式奇葩项目和各种名头的旁氏骗局确实存在,不少区块链应用在现在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实用,便捷。但是,回想起 20 年前的互联网,回想起当时的Google、Amazon,它们不也是那么的功能单一和简陋。 (Google, 1996 年发布) (Amazon, 1995 年发布) 所以,对于刚才探长提出的问题——区块链的明天在哪里?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关于硅谷密探,硅谷知名科技媒体,专注报道全球科技创新,链接中美创业者与投资人。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