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会是一场大型自嗨吗?投资人这样说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行业风口已经来临了呢?招商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究中提到,历次危机都会催生新的行业风口,当前情况下,企业对于远程办公的需求剧增,远程办公在欧美较为普及,在中国普及率虽低,但维持一定的增速,未来还有巨大的渗透空间。 外界关注的是,疫情过后远程办公模式能否一地鸡毛,还需看各类远程办公产品的服务能力能否达用户想要的效果。远程办公能否真正意义上给企业起到更高效的作用,仍有待观察。 国内的远程办公市场还处于早期,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指出,远程办公市场或将在2024年达到486亿元左右,比2018年翻了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相对小众的协同办公软件而言,这次机会更需抓紧。对此在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向想要切入这个赛道的创业者给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针对对特定行业,自主研发远程在线办公系统,通过行业垂直资源推广应用,做成规模后择机寻求大公司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云启创投联合Zpark基金投资了在线实时协作的办公产品“一起写”,作为国内最早做协同办公的一家公司,在2019年被短视频巨头快手并购。“没想到时隔几年,这个概念因为这次疫情又火了起来。”陈昱回忆称。 第二,面向企业做在线化转型咨询与落地,帮助采用最低成本方式完成在线化转型,这需要对市面所有的在线类协同工具有深刻了解。 目前,远程办公市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即时协作工具,代表企业是钉钉、企业微信、飞书、Slack、Zoom;另一类是文档协作,比如石墨文档、一起写、WPS Office、幕布、腾讯文档、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 实话科技CEO谢忠诚认为,工具类业务在国内没有大规模应用,一个原因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低,还没有到通过工具提高效率的阶段;另一个原因是管理水平的问题,强调管,而不是协作,把老板和员工对立起来,这样的软件会让使用者有逆反心理;第三个原因是企业是一个封闭体,一个公司五脏俱全,而不是深度合作的开放体系。 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向牛刀财经分析称,远程办公市场很大,但都是是碎片化需求,微信替代了这部分需求。“现在国内的一些远程办公工具,都是巨头内部孵化。比如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这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的盛宴,只有巨头养得起。” 陈昱认为,国内的很多企业,其实除非明文规定,很多都是微信。“微信太强大了。替代了这部分需求。除非比如说头条要求工作内容必须用飞书,比如说苹果所有内容就是用iMessage,不允许用其他的工具发送内部文件,所有都不安全。然后这些大企业将在家的工具开放出来,输送给利益不相关的企业。” 这就导致了,国内的很多远程办公软件都是不收费的,对创业公司来说盈利方式不一定成立。 对于远程办公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陈昱持悲观态度,很多初创公司的产品,本身做不到稳定。一方面,远程办公的技术和资源门槛其实很高。比如说多方会议,10个人同时开会保持两个小时不掉线,这对于小公司来说需要的技术和资源其实是很难的。 有基金做过一个统计,在远程办公系统使用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是Zoom、微信、钉钉,飞书、全时和小鱼,几乎就没有一家是创业公司。 不过,常垒资本合伙人冯博对远程办公模式发展更乐观一些。他对牛刀财经表示,投资人更加关注远程办公产品的用户和市场占有率。使用率增加,好产品就会留下来“目前做的好的远程协同办公公司,基本上都拿到了多轮投资。”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一套系统能让未来的办公生活更方便、能让既有流程更简单,这种价值就值得存在。在巨大确定需求中的不确定性,或许才是这个市场真正的魅力所在。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