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下的大数据中心,“受益人”是谁?
根据《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报告,全国企业上云比例只有43.9%,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在70%左右。而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只有40%左右,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成本原因是阻碍其上云的主要因素。 另外一个原因是政府持有产权的公共云数量还明显不足,而且中小企业面对的不仅是硬件成本,更多的是服务套件购买、后期维护和人力成本上,政府端提供的上云支持尚未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 大数据中心大规模的建设中,云服务厂商针对小微企业进行业务优化,在服务套件、维护手段上进行针对的调整,由政府购买公共性服务。 由于政府鼓励小微企业上云亿元很强烈,针对小微企业的云服务前景较大,目前国内有1169.87万户中小企业,占比所有企业76.6%,成长空间巨大。 结论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在国内建设十万英里的铁路,被各路军阀和革命后进讥讽为“孙大炮”,“大炮”在粤语方言意为不切实际,大话空谈之人。 六十年前,毛主席说我国工业生产要赶英超美,至今还被少数反华公知在网络上调侃批判。 二十年前,中国互联网的上古阶段,国外服务器厂商占据中国市场,当时如果有人提出要让中国的大数据中心数量将会超过美国,难免也会被视作天方夜谭。 新基建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对服务器行业、云计算、中小企业等多个方面都会有直接、间接的正面影响,新基建兴建大数据中心的主导方向,从历史的视界来看,或会让国内的智能化水平进入到世界一线行列,而这个未来,已经不再是幻想。 巨浪已至!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