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阿里都在联姻农业巨头?
“从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应用原理以及系统管理方法上看,尤其在物联网传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方面,数字农业和数字城市几乎相同。只不过具体到场景、管理内容、解决问题的差异上,解决方案也就不同。”从事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业务的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波告诉甲子光年。 实际上,阿里云旗下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就包含在数字政府业务中,而腾讯的数字农村解决方案也归属于政务行业解决方案。 底层技术的通用,是科技公司借数字农业业务进而延展数字政府业务的基础。 第三,长期来看,数字农业与数字城市、数字政府将会逐渐打通,进而“连成一片”。而数字业务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数据打通后的计算和分析,这将给科技巨头带来新的商业应用和价值。 竞争加剧的数字城市 与农业巨头联姻也显示着,科技巨头的数字城市业务竞争正在加速,且已从早期智慧城市中的交通、医疗、安防等民生领域,向各个可以击破的领域渗透,农业只是其中之一。 在所有数字业务中,数字城市是大多数科技巨头都在下注的一盘大棋。在2019年7月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所有入围的科技巨头均涉足了数字城市业务。 早期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业务,尽管已经落地到多个民生服务,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和办事效率,但在更核心的政府端却始终进展缓慢。随着产业数字化竞争加速,数字城市、数字政府业务越来越成为各科技公司争夺的蛋糕。 刘宗波告诉「甲子光年」,数字城市一定是一个巨系统,“没有一家公司能独立做好数字城市,一般的数字城市服务商只做这个巨系统里一部分工作和服务。”因此,即使规模很大、知名度很高的科技公司也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完成数字城市巨系统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数字城市的第一步。 数字城市最核心的一点是在系统之上有多维度、高质量的大数据,没有数据的系统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 农业巨头恰好扮演了提供大量城市商业数据、居民生产和消费数据的角色,是绕不开的一环。 此外,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企业前期大量垫资。与地方农头企业的合作,也可以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 最后,地方农头企业也能带来政商资源。尽管科技巨头手握技术能力,但论及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跟地方农头企业合作是最优选择。 “现实的状态是,很多政府业务的落地是有规划的,一般会优先当地的头部企业。科技巨头与地方企业巨头的合作,是他们接近这些资源、获取数字政府项目的一种方式。”某数字城市项目投资商告诉「甲子光年」。 而农业之外,科技巨头在二三线城市的自动驾驶、车联网布局,也有这种争夺“数字城市大版图”敲门砖的意思。 这种通过与地方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合作、进而借助其政府资源优势渗透数字城市及数字政府业务的操作,实则是一石二鸟的“曲线救国”策略,随着产业互联网落地竞争的加剧,相似的剧情会持续上演。 古有围魏救赵,今有农村包围城市。在构建宏大、复杂的商业生态时,“表里不一”有时是不得不做的选择,而下一个时代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正是一个足够宏大、复杂的“巨系统”。 在说的不一定是在做的,在做的也不一定是要做的。 换一种视角,或许更能看清当下纷繁复杂、合纵连横中商业的关键。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