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呼吸”事件最新结果公布,物联网结构监测成评估利器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近年来,桥梁事故屡见不鲜,或虚惊一场,或人财两失,严重程度大相径庭。 就在近日,相隔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发生了两起桥梁事故。
悬索桥振动模型 好在两起事件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因此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尤其后者,以各种“姿势”出现在各大平台的热搜榜上,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此次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而在各界或质疑、或猜测、或调侃、或借势推销的声浪中,网友们也探讨起了“虎门大桥”是否是豆腐渣工程。就此我们采访了业界专家: 5月10日,最新发布的报告对此作出了回应,它确实不是豆腐渣工程! 从虎门大桥“呼吸”事件说起,我们怎么看结构健康监测?
给后续同类型桥梁设计优化提供数据和经验,来源于真实的场景的数据比实验数据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在这些借鉴意义的背后,是数据,是结构健康监测,也是基于两者而做出的事故提前预警。 如果说虎门大桥事件离大部分人的生活不够近,那不妨从更加接近我们生活的地方聊起。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佩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心率、步数、环境噪声等,再借助收集而来的数据分析人体的健康状况,比如通过Apple Watch监测并输出专业水平的心电图、糖尿病呼患者随身佩戴血糖监测仪器以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等,这些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那么,如果把桥梁比作人体,则桥上安装的监测系统相当于功能丰富的智能监测设备,它们可实时收集各类环境监测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再对桥梁状况进行分析。同人体监测设备存在的目的一样,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存在也是如此:
说了这么多,何为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利用现场的传感设备获取相关数据,实时感知、监测、识别、评定和预警结构荷载与环境作用、结构响应、结构性能、结构状态与安全水平。它高度集成了土木工程、信息科学、通信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是保障结构全寿命服役安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再来说说,结构健康监测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即是监控系统,那到底能监控哪些关键指标想必也是大家都关心的内容。对于大型桥梁来说,一个全面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实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现环境监测,如车辆载荷、船舶撞击、风速风向、风压、地震、温湿度、余量和视频监控等; 第二:实现结构整体响应,能监测到振动、变形、位移和转角; 第三:实现结构局部响应监测,包括应力应变、裂缝及索力。总体来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发挥着监测及预警的作用。 结构专家如何进行桥梁结构监测系统设计? 人在健康的情况下尚且要长期进行监测,作为在交通事业承担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桥梁也是如此。那些表面看似稳固的桥梁,或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突发异常变化的桥梁也不能武断地认定是设计、施工存在问题,而是需要依赖土木结构专业知识,并结合长期历史数据进行推论。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步骤 在确定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目标后,结合被监测结构的设计、施工图纸资料以及历年的检测报告等,我们会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结构的力学行为规律,掌握起关键部位、荷载及理论响应,对监测方案的结构部分进行概念设计。基于以上分析才能进一步对监测系统的传感器选型、布设方式、传输策略、数据存储管理方式等进行细化技术设计。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