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5G,与隐藏在深海的EMC暗礁
如系统屏蔽如何设计、滤波怎样实现、接地如何系统考虑等等,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不确定性,也就让EMC设计成为一个十分“工程师个人主义”的工作。不同的硬件设计人员的产品认知、软件操作能力、设计工具、对EMC的理解,都可能指向不同的方案。 比如同样是整机辐射超标,有人可能会改变机身的通风孔设计来加大分流;也有人会从内部着手优化辐射源,二者殊途同归,都能提升整机的EMC性能。既然很难得出“最优解”,自然也就见仁见智地“哲学”起来了。 而比“缺乏意识”更可怕的现实问题是——缺乏工具。确切的说,是缺少国产化的EDA设计工具。 美国实体清单一出,大家都将“EDA工具”与“芯片设计”等同了起来,其实,EMC设计所必不可少的仿真软件,同样是EDA的一种。 它的价值也不可小觑,用模拟电路EMC设计,代替实验,分析电磁场、元件配置、电线建模、屏蔽效能等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终端硬件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然而,目前主流的EMC仿真软件和芯片EDA一样,由国外厂商主导。 比如由德国Simlab软件公司设计的PCBMOd、CableMod、RaidaSim等产品;由Ansoft CorporaTIon公司设计的Ansoft High-Frequency and High-Speed Designers;由SONNET软件公司设计的SONNET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So ftware……等等。 如果这些工具随着5G为焦点的全球市场争夺而被禁用,由此带来的设计风险与产品风险,将给中国硬件厂商和消费者带来何种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怎么愉快。 在乘风破浪的5G面前,对这些潜藏在水底的技术暗礁保持警惕,或许关乎生死。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