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爱因斯坦败给了波尔?量子纠缠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20 16:30:17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网络
导读:   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宇宙中的一切包括量子纠缠的状态都是在一开始就已决定好的。正如那个形象的比喻,说相互纠缠的两个粒子就像一双鞋子,分别放在两个鞋盒里,并分开非常远的距
  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宇宙中的一切包括量子纠缠的状态都是在一开始就已决定好的。正如那个形象的比喻,说相互纠缠的两个粒子就像一双鞋子,分别放在两个鞋盒里,并分开非常远的距离。当打开其中一个盒子时,另一个盒子里的鞋是左脚还是右脚就会被瞬间确定。爱因斯坦认为鞋子在被放进去的那一刻,是左是右就已被确定,且一直保持不变。而波尔一方则认为,从放进去的那一刻开始,鞋子就开始不停的变化,只有在打开其中一个盒子后才会同时停止并区分出左右,且后面也不会再变。
 
  现在这种量子纠缠效应已经被应用于量子通讯,但并不是那种超光速的瞬时通讯,而只是加密。信息的传输还是需要通过正常的光速信号来进行,只是借助量子纠缠效应增加了一道加密工序而已。而且纠缠粒子只要被观察了,其状态就会被定格,不再处于变化和未知的叠加态。所以如果信息被提前打开,就会被发现。量子纠缠效应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可以通过改变其中一方的状态而让另一方也立即做出相应的改变。对叠加态的观察只能使用一次,观察之后双方的叠加态即会坍缩为确定值,属于一次性的消耗品。而且其中任何一方的状态也不是随意就可以被人为改变的。至少以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
 
  如果以我推测出的电子内部结构来解释量子纠缠现象或许更好理解。看过之前内容的小伙伴可能还记得,电子是由高能电磁波扭曲180度后,波头与波尾无缝连接而形成的一种莫比乌斯环式闭合自旋波。正电子也类似,只不过当初波头是从另一方转向波尾。电子的这种运动结构是可以在三维空间中额外分出两个对立方向的,即电子在上下旋转的同时也在左右旋转。如果以上下旋转作为固定参照,就会另外产生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这两个方向,可简称为左旋和右旋。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电子就是分别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向进行运动的。
 
  纠缠光子相对简单一些,光子本质上就是一小段电磁波,光波在质点的上下往复运动时还伴随着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这段电磁波内的两种波形和频率都相同,但方向垂直。这两种波形分开后就形成了一对纠缠光子,能量相应减半。在三维空间中,可以说这一对纠缠光子是一样的。但因为是同一时间产生于同一光源,所以各自在对应时刻的偏振也就不同了。拿两个纠缠电子为例。在它们分开的那一刻,无法确定它俩到底谁是左旋谁是右旋。只有在测量的那一刻,如果发现其中一个是左旋,那么另一个必定是右旋。
 
  以上就是一般层面上的量子纠缠。就是这么简单。然而,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世界中,却完全可以实现超光速瞬时通讯。只需要程序员的一个设定即可,更改或加入规则对于设计者来说很容易。如果我们的这个世界也是某个上层宇宙的程序员设计出来的呢?那么应该也会有实现瞬时通讯的可能和基础对吧?这里先卖个关子,欢迎关注,后面找机会我再给大家讲讲那个可以实现超光速瞬时通讯的“真量子纠缠”是咋回事。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