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十年的诸侯割据与三分天下
但当大部分人还在用电脑聊天、打游戏的时候,张一鸣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了。在同学的印象中,他是个“技术型宅男”,但酷爱运动,尤其爱打羽毛球。
张一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酷讯,当时酷讯想做下一代的搜索引擎,这让张一鸣很兴奋,虽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他很愿意去学。 遗憾的是,酷讯的两位创始人陈华和吴世春先后被资本赶出了公司,酷讯也因此在红极一时后迅速衰落,先是卖给了Expedia,后又被美团收购。 不过,酷讯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上却颇具传奇色彩,这家公司曾先后走出了包括张一鸣、陈华、吴世春等在内的30多位活跃的创业者。 虽然两次参与创业都失败了,但在酷讯和饭否的经历,却让张一鸣对信息分发形成了独到见解,也让他得到了酷讯投资人王琼的青睐。 饭否关闭后,张一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九九房。 4 离开金山的这段时间,雷军在投资圈做的风生水起,先后投出了拉卡拉、凡客、YY等20多家公司。 但他总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缺少一家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企业。 雷军成名很早,他在金山担任总裁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还只是金山下面的站长。而如今腾讯已成长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网易也做的风生水起。 但上市后的金山,市值却只有主流互联网公司的零头,这让他开始反思。 18岁的时候,雷军曾经读过一本《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的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人通过创业改变世界的故事。 这给了雷军极大的触动,也彻底点燃了他的创业梦想,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乔布斯一样创办一家世界一流企业。 这部小说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传到中国后,也深深的影响了几名上海的学生。 2008年的一天晚上,在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宿舍里,一位学生正在和舍友看这部改编的电影《硅谷传奇》,这激起了这位学生创业的想法。 天南地北的想了一通之后,方向没找到,反倒是几个人的肚子都饿了。但平时随手可见的外卖单,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这个研究生,就是张旭豪。 张旭豪出身于商业世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上海滩著名的纽扣大王。可能与家庭的熏陶有关,张旭豪的经营头脑似乎与生俱来。 2009年,张旭豪和同学每人凑了几万块钱,买了8辆电瓶车,一起创办了“饿了么”网上餐厅。 起初,由于招不到配送员,他们就自己送。当时还在读研的张旭豪,每天骑着电动车在校园内送餐,浑身上下也看不出985高校硕士的影子。 5 2008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第一次超过了美国。 这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手机发布,雷军特意去香港买了一部。用完之后,雷军更加坚信,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会以手机为核心,而手机也将替代PC成为下一个中心。 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雷军就预感手机上网将会是趋势,当他看到UC浏览器,能把一两百K的图片压缩成10K,便果断投资了UC,并且亲自担任董事长。 当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早在2004年,就有人跟李彦宏讲,一定要关注手机,关注移动搜索。 但李彦宏觉得,在手机上做搜索,不仅速度慢,而且还很贵,一个短信一毛钱,这个体验太糟糕了。他对这些建议说:“不行,我们不需要做这个东西。”
2009年,雷军40岁生日这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雷军感慨,“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做了20多年的互联网创业,看了太多的起起落落,雷军开始明白,成功一定要顺势而为。以至于雷军后来成立自己的基金,也取名顺为,即顺势而为。 后来,他在微博上将这句话总结为“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著名的风口理论。 而下一个风口,在雷军看来,就是智能手机。 6 由于没有做手机的经验,直到2009年夏天,魅族的第一款手机才正式发布。 这款被称为“山寨iPhone”的手机,引起了雷军极大的兴趣。 他托人找到了黄章,那段时间雷军频繁出入魅族,两人经常在黄章的办公室一边喝可乐,一边讨论手机,黄章甚至把手机设计草稿拿给雷军看。 据传闻,黄章将做手机的经验倾囊相授,雷军则把软件、互联网和公司运作的方法悉数告诉了黄章。 黄章说,雷军每次来他办公室,最想听的就是他如何在论坛上跟“魅友”互动,但黄章也承认,雷军如今已经把社会化营销做到了极致。 雷军最初想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为此还将谷歌的林斌介绍给黄章,希望黄章能拿出5%的股份吸引林斌加盟。但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企业家,显然没有看懂资本以及股权分配的重要性。 黄章认为高薪分红都没问题,但股份免谈。雷军则认为,要给高管股份,否则很容易被人挖走。黄章说:“他们走了我自己也能做”。 后来黄章回忆说:“当初确实看不懂资本运作,利润分享只停留在勤劳致富的思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继续依靠有限的利润来奖励分配,对企业和员工都是输家。” 由于和黄章谈的不欢而散,2009年下半年,雷军开始筹备小米。 彼时的中国,山寨机横行,市场上除了高端机,就是山寨机,而在山寨和高端之间,缺少一个高性价比的品牌。 雷军正是瞄准了这个区间,他认为中国有十几亿的手机用户,哪怕只有10%,也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7 2009年11月的一个晚上。 雷军和晨兴资本的刘芹打了12个小时的电话,这中间,雷军换了3块电池,刘芹换了3部手机。 放下电话,刘芹决定投资雷军。 刘芹是雷军的湖北老乡,两人相识很早,关系也很密切,两人曾共同投出了迅雷、UC、YY等项目。 不过,虽然有过多次创业的经历,但雷军从未涉足过硬件。因此,找人成了最大困难。 他用Excel列了很长一串名单,然后挨个去谈。他跟每个人介绍我是谁,做了什么事,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个机会见面谈谈。 那段时间,他每天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 最终,他找来了谷歌的林斌、金山的黎万强、微软的黄江吉以及摩托罗拉的周光平等14个人。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小米的初创团队。 2010年4月6日,在离金山总部不远的银谷大厦807室,黎万强的父亲端来了一锅熬好的小米粥,几个创始人一人喝了一碗,小米就算成立了。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