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们”的offer去哪儿了
“并不是只有今年如此。”在猎头行业浸淫多年的陆海天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实际上每年的十月份,阿里巴巴都会对社会化招聘进行量化把控,已经成为了它一个行业性的习惯。“大家总会因为一个传闻,激动地将市场的整体判断带偏。” 但统观2018年的整体市场环境,谈及“真得差或者崩盘的市场”,陆海天认为远非这些互联网大公司,“其实是那些创业型公司。”他分析指出,“现在整个互联网市场内的社会化融资不行了,说白了就是风险投资不活跃。”由于创业公司太缺钱,运营发展青黄不接,引得企业内部的岗位缺口增大,招聘难度自然加大。 陆海天还指出,近来像追缴税款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后,更让风险投资者们对前景偏悲观,加之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太好,很多原来上市公司的高管没办法把自己的股票拿过去质押换钱,进而把钱放到基金里去支持一级市场,进行找项目这件事情。 “纵是一些互联网项目不错,但一些投资人想到,几年内也不一定能成功上市,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就会变得犹豫不决。出于对资金流动性等因素的考虑,自然会减少这一领域内的投资力度。”陆海天说。 “香饽饽” 记者进入阿里、百度、京东和华为等几家公司的社会招聘网页,看到分别有发布社招岗等信息,且所招职位日期都有实时更新,其中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岗位需求居多。 记者从Boss直聘平台的数据中发现,已经过去的第三季度,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36.5%。虽然相较智联招聘和猎聘的相关数据存在差异,但在不同的数据模型和参考维度下,Boss直聘平台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佐证着BAT巨头等互联网大企业,招聘职位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事实。 另外,Boss直聘方面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平台并未观察到集中的人员流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陆海天的想法,“整个行业并非那么绝望。” 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阿里今年的新零售相关业务发展迅猛,相关招聘需求极多;百度通过社会化招聘将公司的平均年龄降至了26岁,正在期待年轻化转型;而今日头条更是在2018年上半年,仅通过社招招聘了6000多人,可见岗位需求力度依然很大。“互联网行业尚未出现极度悲观预测。”猎聘大数据显示,在被调研企业中有25.9%的雇主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会相比第三季度增加招聘需求,同时,猎聘认为,随着互联网企业招聘需求放缓,第四季度也将出现人员筛选更加严格的情况,这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校招和社招,上述大公司的很多关键岗位、中高层管理人才大多会通过猎头来招聘。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为储备人才,同时谨慎处理,将部分岗位“降级”为普通渠道招聘。 无疑,BAT等互联网大企业筛选求职者的条件将更严格,一方面,以BAT为代表的大型企业,由于良好的雇主品牌建设,业务发展情况等,往往如上文提及的,是求职者青睐的工作地点,“一个职位能够收到几十甚至上百封简历。”李强指出,这需要企业建立系统化的招聘体系,更高效地寻找合适的人才。 同时,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型企业,对自身的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培训等方面都会投入很多,“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人加以培养,十分关键。” 当然,李强对于求职者也提出了几点建议:求职者需要“修炼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技术作用于职场的各个环节,语音识别、智能翻译、机器人等智能工具的应用产生的效率和效能远优于人类,技术进步会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但是人类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则不会被轻易取代,并且这些能力在未来将成为人类最大的优势。”智联招聘2018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提出的智场模型中鼓励个体进行职商塑造,在李强看来,人类独有的沟通、决策、创意、学习能力等,才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不过对于初入职场或曾有频繁跳槽经历的求职者而言,猎聘的职业顾问还建议到,鉴于今年秋季的就业形势已经严峻,一些在职员工还应该谨慎跳槽,而正在求职过程中的职场人则应该适当降低期望。 对于陈怡、侯磊这样的初入职场者来说,当雇主的门槛抬得更高时,考验他们工作能力、思维方式、方法创造的阶段,也便紧迫地到来了。 (受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陈怡、侯磊均为化名)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