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谷歌中了“七伤拳”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范围内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市场。互联网公司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业务增长,中国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市场。美国科技行业“四大天王”中的微软、苹果、亚马逊等,都极为重视中国市场。 谷歌自从2010年意气用事的退出中国大陆之后,8年多来“重返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喊着喊着都在业内成为了“狼来了”的故事。 很显然,面对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看到老对手微软、苹果、亚马逊等都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谷歌不可能不心动。但是,谷歌的心态又比较拧巴的,一方面既觊觎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对谷歌能够额外对待。讲真,这世上真是没有这样的好事。就像《人民日报》说的一样,欢迎谷歌回顾,但必须要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对互联网行业的管理。 其实,商业互联网公司,遵守和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是运营管理最基本的一个原则,这是一个无需讨论和质疑的问题。只不过,到了谷歌这里,问题似乎变得复杂了。 积极的一面是,即使到了今年,谷歌也在做尝试。据了解,谷歌从去年初开始,推出了一个“蜻蜓计划(Project Dragonfly)”,根据该计划谷歌打算推出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搜索引擎,不仅会封锁相关的非法网站,同时也会对搜索结果进行过滤。不仅如此,据说谷歌还开发了两版订制的安卓App ,分别名为“Maotai”和“Longfei”。虽然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自己都证实了蜻蜓计划(Project Dragonfly)的存在,但时至今日,谷歌内部对这一计划却存在着激烈的分歧。 不管如何,有三点都是谷歌需要看到的:中国官方对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是一视同仁的;中国过去、现在、未来都会是互联网行业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从模仿走向了创新,比如移动支付、快速物流、共享经济、信息流等等,远离中国无疑远离了创新。 人员动荡:云计算AI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TMT行业经历了从IT到互联网,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如今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巨大变化。而在每一次变化的过程中,都有旧的巨头陨落,也有新的巨头诞生。 这其中,李善友教授所提的“跨越非连续性”自然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则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争夺。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尖端的领域为例,“得人才者得天下”,并不是夸大之词。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各大巨头,都忙着建立各种研究院、实验室,都热衷于招募各类CTO、首席科学家的原因所在。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云板块的管理层,今年却是动荡不安。先是今年9月份,Google云AI/ML首席科学家李飞飞离职;50天后,李飞飞的得意门生,谷歌AI中国中心总裁李佳也离职了;更离奇的是,随后不久,李飞飞和李佳的老板谷歌云首席执行官黛安·格林(Diane Greene)自己也离职了。接棒她的是,甲骨文前高管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 美国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此前发布了2017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谷歌云在全球市场上仅仅排名第四,位列亚马逊、微软和阿里巴巴之后,市场份额只有2.8%,而且在增速上,56%的增速也比不上微软的98.2%和阿里巴巴的62.7%。 体量比竞争对手小,跑得还比竞争对手慢,这就麻烦了。再加上如今管理层的震荡,谷歌云想在短期内追赶竞争对手,正变得越发的困难。 想象空间:有想象没空间? 其实,谷歌的股票在最近三四个月大体处于下跌的状态,自然跟公司的性丑闻被曝光出来,随后引发公司员工罢工,让资本市场担忧有关;也跟云计算、AI板块高层频频离职有关;当然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跟缺乏想象空间有关。毕竟二级资本市场的表现,是“基本面+想象空间+情绪”三者的产物。 相信说到这,可能有些人并不同意。谷歌以往向来被当作是黑科技探索者的代表,怎么会没有想象空间呢?这话对了一半,谷歌在互联网公司中,很有想象力,经常推出一些炫酷吊炸天的产品是不假,但是这些想象力丰富的产品,往往要么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地,要么就是在后续的商业化方面,没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要知道,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商业化机构,从长期的目的来看,赚钱都是核心目的之一。 而随便回顾一下,就能发现,此前谷歌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谷歌眼镜,在2015年的时候,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虽然,如今有报道称,谷歌眼镜以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的名字回归了,但是很显然,这是一款针对企业市场的产品,而且具体能力如何,现在还不能完全知晓。而另一个同样很酷的项目谷歌互联网热气球计划,这几年却鲜有听到什么消息,笔者印象中最近一两年看到的信息是谷歌互联网热气球试验失败,在亚马逊森林坠落。至于谷歌智能手机,不说也罢,有了亲儿子“安卓系统”,却怎么就是制造不了受欢迎的手机,也是奇怪了…… 客观地说,在人工智能的其他一些方面,Google以往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类、硬件类、应用类的产品,比如Google Lens、Google Photos、Google Assistant、Google Home、Cloud TPU、TensorFlow、Daydream VR等等。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Google的这些产品,很多是单点的、割裂的。VR产品很火,那好我来个Daydream VR;智能音箱很火,那好我再来个Google Home……如此,不一而足。这些点状布局的产品,无法内在有机地紧密地形成一个整体,无法互成犄角相互借力。 所以说,相比于微软Azure、Office365、Dynamics365和Linkedin等,以及相比于亚马逊的云计算、无人技术、流媒体等,谷歌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落地、商业化前景明朗的业务还是少了一点。 价值观:所有一切困境的根源 谷歌当下所面临的各种困境,表面上看来都是单个维度的单独事件,但是更深层次来讲,却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如果说,包括鲁宾等在内的各种性骚扰、性侵犯主要个体行为所为,那么谷歌与五角大楼的Project Maven这一军事项目,则有着明显的公司行为属性。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