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IPv6,推动智能化产业发展的一颗关键棋子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服务器资源集中在国外,国内公司需要顶级域名解析等服务就要跨境访问,这会让其面临数据访问速度慢、网络安全性低等各种问题。后随着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安全和速度问题愈发凸显,国家对数据的管理也会更加困难。 IP协议升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其技术要求下,基础设施需要随发展继续扩建,即允许在13台IPv4根服务器的基础上,扩展25台IPv6根服务器,这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IPv4到IPv6,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下的产业机遇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拿到了第一个IPv6 Enabled Logo认证,这之后腾讯、阿里等巨头全架构产品线也都将在2019年全面支持IPv6。但是出于资金的考虑,缺乏众互联网公司的支持,当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阻力其实比想象中的多。 虽难,这一趋势却是必然的。邬贺铨院士曾这样点评说,“消费互联网原有的动能在减弱,但产业互联网的新动能还没有完全接续过来,所以准确地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期。而未来的‘智能+’势必要求互联网从消费端步入产业端。” 它如此势不可挡,正如企业本身走过了流程电子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自动化、运行网络化之后,未来也必定要走到企业智能化一样。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底,全球综合IPv6部署率在30%左右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占了地图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使用IPv6访问谷歌网络的用户占总用户量的比例也已超过27%,这表明IPv6生态正在形成。 而在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建设时期,因其本身遍及诸多行业,企业借此参与和切入产业的时机也开始显现。以江北新区目前在IPv6产业上的建设为例,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将联合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网络技术服务商、终端应用厂商、网络安全厂商、新金融机构等各领域企业共同搭建基础设施,打造IPv6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全球IPv6测试中心等平台。 正如刘东所言,互联网协议的技术迭代势必辐射性地影响众多基础设施的部署与发展,比如智能芯片产业。而智能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新金融体系等,这些都和基础协议密切相关。 至此,也不难发现,面对繁杂的现实场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将汇集互联网公司的力量,与AI新技术企业一起打造智能化的线下场景,前者重在连接和网络生态建设,后者则重在智能化改造本身。某种程度上,它的出现让网络连接更便捷和更适用于B端,或也可能帮助AI企业更加专心地沉入场景。 最后:新一代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不可否认的是,IPv6互联网系统仍在发展初期,我们确实很难想象出,除了在支付宝等应用端看见“支持IPv6协议”的字样之外,未来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生活还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东认为这里面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互联网产业还处在青春期,我们现在看到的衣食住行等第三产业在上一代互联网的支撑下发展得很好,但第二产业并没有真正被赋能。因此IPv6的建设除了维持互联网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将最大程度地赋能第二和第一产业,比如楼宇的智能化、车联网、智慧农业等,它将进而推动我们生活的改变。” 在这样的战略规划下,2016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承担了基于IPv6根服务器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重大项目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现在的垂直领域(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等)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可控的服务。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未来,下一代互联网将渗透到广电、能源、电力、军事等各个领域,加速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这将带来千亿级的市场空间和红利。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也将为数字化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最终惠及每一个人。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