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的腾讯面试题:SQL语句为什么执行的很慢?
如果是扫描全表的话,那么扫描的次数就是这个表的总行数了,假设为 n;而如果走索引 c 的话,我们通过索引 c 找到主键之后,还得再通过主键索引来找我们整行的数据,也就是说,需要走两次索引。而且,我们也不知道符合 100 c < and c < 10000 这个条件的数据有多少行,万一这个表是全部数据都符合呢?这个时候意味着,走 c 索引不仅扫描的行数是 n,同时还得每行数据走两次索引。 所以呢,系统是有可能走全表扫描而不走索引的。 那系统是怎么判断呢? 判断来源于系统的预测,也就是说,如果要走 c 字段索引的话,系统会预测走 c 字段索引大概需要扫描多少行。如果预测到要扫描的行数很多,它可能就不走索引而直接扫描全表了。 那么问题来了,系统是怎么预测判断的呢?这里我给你讲下系统是怎么判断的吧,虽然这个时候我已经写到脖子有点酸了。 系统是通过索引的区分度来判断的,一个索引上不同的值越多,意味着出现相同数值的索引越少,意味着索引的区分度越高。我们也把区分度称之为基数,即区分度越高,基数越大。所以呢,基数越大,意味着符合 100 < c and c < 10000 这个条件的行数越少。 所以呢,一个索引的基数越大,意味着走索引查询越有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这个索引的基数呢? 系统当然是不会遍历全部来获得一个索引的基数的,代价太大了,索引系统是通过遍历部分数据,也就是通过采样的方式,来预测索引的基数的。 扯了这么多,重点的来了: 既然是采样,那就有可能出现失误的情况,也就是说,c 这个索引的基数实际上是很大的,但是采样的时候,却很不幸,把这个索引的基数预测成很小。例如你采样的那一部分数据刚好基数很小,然后就误以为索引的基数很小。然后就呵呵,系统就不走 c 索引了,直接走全部扫描了。 所以呢,说了这么多,得出结论:由于统计的失误,导致系统没有走索引,而是走了全表扫描,而这,也是导致我们 SQL 语句执行的很慢的原因。 这里我声明一下,系统判断是否走索引,扫描行数的预测其实只是原因之一,这条查询语句是否需要使用使用临时表、是否需要排序等也是会影响系统的选择的。 不过呢,我们有时候也可以通过强制走索引的方式来查询,例如:
我们也可以通过:
来查询索引的基数和实际是否符合,如果和实际很不符合的话,我们可以重新来统计索引的基数,可以用这条命令:
来重新统计分析。 既然会预测错索引的基数,这也意味着,当我们的查询语句有多个索引的时候,系统有可能也会选错索引哦,这也可能是 SQL 执行的很慢的一个原因。 好吧,就先扯这么多了,你到时候能扯出这么多,我觉得已经很棒了,下面做一个总结。 三、总结 以上是我的总结与理解,最后一个部分,我怕很多人不大懂数据库居然会选错索引,所以我详细解释了一下,下面我对以上做一个总结。 一个 SQL 执行的很慢,我们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大多数情况下很正常,偶尔很慢,则有如下原因:
这条 SQL 语句一直执行的很慢,则有如下原因:
作者介绍 帅地,订阅号「苦逼的码农」作者,专注于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等领域。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