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元年,华为Mate30开启了怎样的手机进化战争?
当然,基于高通依然是5G核心技术领导者、高通SOC依然占据全球手机市场70%以上的基础事实(三星和华为部分机型依然采购高通SOC),只做手机设计的公司在5G时代也并不会毫无市场,只是市场的话语权和利润并不在这部分手机厂家手中。 他们所能做的,或者像小米一样转战云上AI的布局,用loT市场打开手机之外的体验差异化;或者学着华为在4G时代的战法,在三星和苹果的用户痛点之外,找准差异化的用户定位来厚积薄发。 只是,对于那些曾经习惯"拿来主义"的手机企业而言,今天的境地里,他们的转身并不如华为在K3V2上的赌注——这般容易。 技术之殇 3G末期,倒下了波导、TCL、厦新、康佳、东信和科健,那时手机仍是手机,最大的作用是打电话、发短信,偶尔看看离线视频、听听离线音乐,手机作为科技产品的代表,手机制造公司大多仍是手机研发公司。 那个时代,手机创新的话语权仍在大部分的手机公司手中。 4G时代,离开了乐视、HTC、索爱和摩托罗拉,随着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兴起,手机变成了个人的娱乐中心和网络交互中心。 但随着4G时代到手机功能越发丰富的同时,也伴随着手机企业也在全球分工下创新能力的快速退化。 按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评论:
我们无法阻止全球企业在各自领域商业化的下沉,也无法找出一家能够离开全球企业而独自存活的公司,所以我们无法去说选择别人SOC的手机企业是走了捷径。 曾经为了技术自立,做过手机SOC的小米应是最懂得其中的难处。在一个50亿可以买下一个总部大楼的社会环境中,按照华为Fellow艾伟所透露的芯片研发数亿美元的起步价。 远远不是年会上洒下几千万现金,和请个明星代言,能轻易实现的回本效果。甚至,它也远远不及上个芯片之外的技术突破所能带来的体验提升。 所以,在这个三星工艺和高通SOC依然代表着除却华为和苹果之外,其他手机厂家物理体验极限的当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或许就像华为Fellow艾伟所说的那般: 技术都是累加的,它不像钱,没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快速挣出来,但技术不行。就像今年一家企业出售了自己的基带,而他们并不缺钱。 这家不缺钱的公司尚且做不好基带,而我们国内本就比不上三星和苹果富裕的手机品牌,自然也没什么理由必须在SOC的研发上追平高通。 但真正的差异在于: 随着市场白热化的厮杀,我们缺少坦然面对技术现实的企业。而更多的品牌,选择将拿来之物,用微创新的方式宣称着自己的所有权。 网上各类手机参数对比的热图早就不计其数,而从线下销售员为推销自家手机而流行起的对比文化,正在手机品牌的站队中撕裂着国内手机消费者本应保持的团结。 作为一个理性的科技爱好者,用着三星的我谈不上对三星的认同、也谈不上对国内某个品牌的偏爱,更谈不上在一众热潮中连任正非都否认的“买手机,就是爱国”的荒诞传言。 我所希望的是:大家静下来,在5G这个时代洪流中,找准自己的发力方向,真正去做为用户体验进行功能创新的事。 莫让带着戾气的手机品牌之争,在一个本应属于5G前夜的年代里,给正在使用“国产手机”的媒体人和消费者,留下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 毕竟,我们现在依然愿意相信,评论里的火药桶,不是消费者自己“炸”的。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