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红营销还是明显营销?两者有何区别
这个解释不完全对。其实现在网络上随随便便都可以搜出几百张照片的脸蛋是好看的,而且现在很多名气不大的主播们其实脸蛋都不差。那为什么她们没有成为网红,反而诸如主播董小飒(没有黑董导的意思,只是讲事实)这样大众脸的能成为网红呢? 说明除了外貌,网红其实还提供着其他更重要的核心价值——在一 个群体 中,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 。 网红的核心价值 = 群体归属 * 群体中扮演的角色 下面我为大家从群体和群体中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给大家逐一分析网红可以提供的核心价值。 群体归属 一讲到群体,大家首先会想起最明显亲近的是什么群体呢? 答案是血缘亲缘 。从原始的采集社会一直到现在,亲人们都是大家最信得过的自己人(也因此如果亲人的推荐产品,服务更容易产生购买)。 但是一个网红可能与所有观众都有血缘关系吗? 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名义上有可能,这样可以极迅速地和大众拉进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中韩明星,甚至有名的富二代都以“国民XX”自居。 网红们可以选择和观众形成的群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共同爱好 在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因为娱乐的多元化产生了很多亚文化的圈子(想了解什么圈子就到某度贴吧上直接搜就能看到)。 共同的爱好成为了这些圈子成员最大的联系纽带。 一个网红可以把自己定位到某一个圈子,最典型的要数游戏主播了。从最早直播英雄联盟的主播到后来直播炉石传说,浪人杀,吃鸡,这些网红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所在亚文化圈子的爱好者。(甚至在直播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更加冷门的直播圈子) 除了游戏直播,还有很多在B站,Youtube上面的视频制作者都是围绕某一个爱好进行创作,比如专门翻唱之类的。 总之,共同的爱好是很多网红和观众形成群体的重要纽带。 2. 共同厌恶 有共同爱好就自然有共同厌恶的,这种群体的基本心理是“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最经典的其中一个案例就是某自媒体人在讲述自己轻松写出十万加爆文的经验就是“骂男人,往死里骂”。 从心理学的平衡理论来解释,就是就是当你和我对待某一个事情的态度都为负数的时候,我们之间是正关系的肯能性非常大 ,因为心理平衡三角需要乘积为正。(更多平衡理论的解释可以参考之前的“消费者的七宗罪”文章) 这种群体体现在行为特征上就是一起吐槽 ,对象可以使某一类人,某种价值观或者社会现象。 比如Papi酱就是吐槽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但虚伪的现象,咪蒙吐槽女生非独立的人格,金融街李莫愁吐槽渣男。除了自媒体,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网络上会出现许多自发的群体,比如对抗吃狗肉的行为,对抗精日等等。 对于这类群体,网红和观众的关系就是找准一个共同的敌人,往死里吐槽 。 3. 共同的身份归属 最后一个群体的特征是身份的归属。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熔炉般的社会里面,身上总有许多标签是我们自己获取或被动接受的。这些标签代表了我们和什么人群有共同的身份归属。这种标签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类。 (1)地缘身份归属 老乡从来都是群体一个很典型,清晰的标签。从古代官场里面的同乡朋党(比如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齐,楚,浙三党),到近代社会的同乡会,地缘身份拥有相似的语言,习俗甚至生活习惯上很容易把人分群。 当主播在直播或者短视频里面用某地方言,或者某个地标作为背景的时候,很容易能得到有相同地缘身份群体的认同。 (2)价值观归属 相对于地缘,价值观是一个没那么清晰的标签,但是却会在网红们日常的沟通里面不经意地表露出来。 比如乐观热闹爱自嘲的网红所形成的群体和高冷理性毒舌的网红的群体会很不一样,因为他们归属的价值观并不一样。再比如韩饭和日粉的群体也会非常不一样。 (3)社会地位归属 由于网红的受众群体比较大众化,社会地位的划分也基本在底层到中层之间。比如最近引起很多争论的杨超越,作为一个网红支持她的群体就是认可“从农村到城里奋斗”这个社会地位的观众(因为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带着全村人民希望的村花)。类似的有北漂/魔都漂/深圳漂的群体。 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群体也不罕见,比如城里的新手妈妈,每天生存在职场的白领,归属这些群体都有相应的网红。 (4)想象的群体归属 这类群体是所有类型里面最多样化的,基本上对于组织、个人的认可都可以归属于同一个群体 。比如都是周杰伦的粉丝(认可明星),曼联俱乐部的球迷(认可足球俱乐部),中国足球队的球迷(认可我们的祖国)等等。 群体中的角色 确定完群体,身为网红另外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在群体中的角色,换句话说,就是“你为这个群体贡献什么 ”,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娱乐,号召,和工具化 。 1. 娱乐 是网红们在群体里面最常见的定位,而且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目的是为了在受众的空余时间带来欢乐 。举几个例子: “阿斗归来了”通过电影剪辑加旁白娱乐喜欢电影的群体 “野食小哥”通过纪录片形式娱乐喜欢美食的群体 “冯提莫”通过唱歌娱乐年轻有空余时间的群体 2. 号召 是指给受众一个理由推动他们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比如: 健身的公众号号召大家每天做特定的几组动作并打卡 读书会公众号号召大家每天坚持看书 罗辑思维号召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听知识 3. 工具化 是指网红给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观众们达成某些目的 。比如: 王自如的电子产品测评帮观众更有效地选产品 美妆公众号教观众怎么根据自己皮肤情况选护肤品 美食类视频教观众做不同的家常菜 四、总结 今天给大家分析了网红与明星的区别,就是明星通常在市场场景下与我们互动,而网红通常在社会场景。 网红之所以能够有更好的销售转化率,是因为观众们把他们看作自己人,产生基本归因偏见。我们会毫无违和感地感觉自己人产生的正面情绪是由外部事物引起的,而别人产生的正面情绪是因为他们自身个性的原因。 网红要和观众成为自己人,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目标群体担任特定角色。 所以无论是企业想要捧红一个KOL,还是个人立志于成为网红,脸蛋固然重要,但还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