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激活新消费,生鲜电商崛起逻辑
预计随着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零售巨头的推动,到2022 年,中国现代渠道主要零售商数字化建设投入将突破700亿元,其中 AI 投入将超过 178 亿元,占比超过 25%。 天眼查数据显示,苏宁创办于1990年12月26日,是一家多品类商务公司,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等,线下实体门店1600多家,线上苏宁易购位居国内B2C前三,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引领零售发展新趋势。 行业痛点:前期受制于获客成本,长期还看供应链能力 虽然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痛点仍存。生鲜电商一直以来的最大的痛点在于其生鲜行业本身的供应链压力以及线上企业发展初期的获客压力。 1)前期获客难度较高:不同于线下门店,只要选址合理就能够具备稳定的自有流量,且门店的便利性和体验性也能带来较好的客户粘性。 目前企业的应对措施有: 一是,根据不同定位客户特点进行精准营销。 二是,背靠流量龙头,利用大集团生态引流。 2)供应链难题:虽然短期来看,此次疫情也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做了一次免费的消费者教育,带来井喷的消费需求,从而有望降低企业获客压力。 供应链难题不仅是困扰生鲜电商,也是整个生鲜行业难点: 一是,生鲜的上游生产端较为分散,产品品质标准度难以保障; 二是,流通环节多且复杂,价格体系不透明,导致渠道层层加价; 三是,产品链条较长,而我国冷链运输发展尚不完善,因而带来较高损耗率。 而疫情之下,很多消费者主动选择生鲜电商,养成了线上下单的习惯,“意外”完成了消费者的市场教育。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生鲜到家在春节后一个月MAU接近70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600万,同时,日人均使用次数、时长增幅均在20%以上。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习惯很难被改变,需要长时间来培养,这也是为何生鲜品牌大量烧钱补贴用户来教育市场。 而疫情之下,消费从线下转到线上成为趋势,顺应这一趋势的生鲜电商自然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选择。 可以说,这对于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机遇。” 定位专家顾均辉表示。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