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文案,被罗永浩嘲讽 没文化
发布时间:2021-11-20 09:36:14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好家伙,ios新功能真是好家伙 各种体验都让ios15拿捏住了 不用拉长耳朵提高警觉,重要通知也绝不漏接 照片截屏里的信息,亮了 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些文案有什么感受,反正我就五个字:这也太土了 苹果文案今年是被人下了降头吗? 如果说两个月前的强得很,还算是
“好家伙,ios新功能真是好家伙” “各种体验都让ios15拿捏住了” “不用拉长耳朵提高警觉,重要通知也绝不漏接” “照片截屏里的信息,亮了” 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些文案有什么感受,反正我就五个字:“这也太土了” 苹果文案今年是被人下了降头吗? 如果说两个月前的“强得很”,还算是有点果味的话。 这次就真的太差劲了,完全没有达到苹果应该有的水平。 就连苹果精神股东罗永浩都看不下去了,在微博很直白的评价道: “没文化,真是没文化……唉,强得很” 看得出来,罗永浩对于苹果上次的文案也是不满的。 从去年开始,大家对于“果味文案”的评价就越来越两极化。 喜欢的人捧得不行,说这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类似于“强得很”的文案,非常有地域特色,地道的陕北腔。 看惯了干巴巴,文绉绉的遣词造句。 就越发觉得这样的文案才算是好的文案,有灵气的文案。 就我看来,“强得很”这三个字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也有一点味道在。 起码在创新上,苹果的文案还是达标的。 科技大佬操着一口陕普自卖自夸,这种感觉很微妙,甚至还有点反差萌。 之后的“霸气不封顶”,“快的吓人”和“快得太吓人”。 总让人怀疑苹果是找到了“文案速成通道”,直白得有些过于粗暴。 到了这次的“好家伙”、“拿捏”,我算彻底不能理解了。 因为这些词实在是没有新意,就是一些快退役的网络热词。 尤其是“好家伙,ios新功能真是好家伙”,太像一个刚入行的文案正在向“标题党”方向努力靠齐。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苹果连抖音的“梗”都不放过了。 “不用拉长耳朵提高警觉,重要通知也绝不漏接” …………太拉了,真的太拉了。 就连我这么一个日常玩梗,写东西喜欢口语化的人,都会尽量避开这些“梗”。 无他,因为怕你们觉得我low。 抛去那一丝叛逆,离经叛道的创新之后,这次苹果的文案是真的不太行。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苹果这是越来越接地气了。 各种谐音梗、段子让文案变得更加有网感,更加亲民。 先不论苹果的调性需不需要亲民到这种地步,咱就说有网感,接地气也不代表文案可以差劲吧。 “为了下一代,我们决定拿起这一袋。” “不管大包小包,能帮我省钱的就是好包。”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花费得少。” “懂得怎么花,就能活出一朵花。” 以上,是全联经济美学的几则经典文案。 有网感吗? 当然,“下一代”“这一袋”这些谐音梗用得既有趣又不滥俗。 接地气吗? 肯定啊,把生活洞察极致口语化,堪称经典的“经济适用型”文案。 说白了,其实在我和大多数人的认知里。 苹果的文案可以接地气,可以有网感,但绝不可以不高级。 首先苹果的价格和调性就在这里,就算你玩尬的也要玩出高级感来。 更别说,苹果出现过太多经典的文案了: “将一千首歌装进口袋” “再一次,改变一切” “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还有,曾经的封神之作“Think Different”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 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也许,他们必须要疯狂。 要不然你怎么能盯着空白的画布,却看到一幅画作? 或者静静坐着,却听到未谱写过的歌曲? 或者凝视着一颗红色行星,却看到运转中的实验室? 我们为这样的人制作工具。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有这些珠玉在前,你是否能理解一些曾经将苹果文案奉为圭臬的人的心情。 当然,我上述所有的赞扬和批评都是个人的主观想法,也没有任何中伤的意思。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