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技术 什么是5G承载网?
为了满足5G应用场景的需求,5G承载网采用新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为5G网络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灵活智能的连接服务。
5G对
5G承载网是为5G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网络连接的基础网络。 为了满足5G应用场景的需求,5G承载网采用新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为5G网络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灵活智能的连接服务。 5G对承载网提出了哪些需求? 与2G萌生数据、3G催生数据、4G发展数据不同,5G是跨时代的技术。5G除了更极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它还将开启物联网时代,并渗透进至各个行业。 2015年,ITU会议上,全球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商共同定义了5G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 5G将是以人为中心的通信和机器类通信共存的时代,各种各样具备差异化特征的业务应用将同时存在,这些都将为5G网络带来极大的挑战。 5G网络的结构分为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三部分: 5G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 5G承载网(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为5G网络提供连接服务,在5G时代首当其冲迎来巨大变化,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需求: 当然,5G对承载网在时钟同步精度、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也都是5G承载网在规划和部署时需要考虑的。 5G承载网的网络结构是什么样的? 5G承载网的目标网络结构如下所示: 5G承载网的目标网络结构 5G承载网的层次特征 业务承载层 管理面:运维管理 网络控制器、数字孪生、极简运维: 控制面:控制协议 极简协议: 转发面:报文转发 高效转发: 逻辑拓扑层 设备、逻辑连接 极简架构、超大带宽、安全连接,支持弹性扩缩: 基础设施层 机房、光缆 最优TCO、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架构极简 网络层级优化,当前LTE承载网现网架构有8层,从简化网络架构考虑,5G目标网简化了网络层级,共保留了5层: 目标网架构简化 L3到边缘,接入环带宽100Gbit/s,汇聚层和核心层Nx100Gbit/s。 协议极简 网络协议简化,从6个协议减少到2个协议,协议减少后,极大减轻了网络运维的工作量。 EVPN统一L2/L3业务承载,实现业务的灵活部署。 运维极简 实践SDN战略,实现业务自动化发放、自动化运维、主动感知业务SLA、故障精准定位等功能。 在网络中引入了网络控制器(iMaster NCE),通过网络控制器提供智能、高效的网络和业务管理体验。 NCE简化网络运维 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5G时代的综合承载网将是以分布式DC为中心,SDN使能自动化和智能化,切片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极简、智能、开放的弹性承载网。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有: 分类关键技术 物理技术 WDM、PAM4 隧道技术 MPLS、SR-MPLS、SRv6、VXLAN 路由技术 OSPF、IS-IS、BGP VPN技术 L2VPN、L3VPN、EVPN 同步技术 同步以太、IEEE 1588v2、ITU-T G.8275.1、Atom GPS SDN技术 OpenFlow、BGP-LS、PCEP、NETCONF、YANG 切片技术 OTN ODUk、HQoS、信道化子接口、FlexE 可靠性技术 iFIT、MPLS TE FRR、IP/VPN FRR、TL-LFA FRR 下面选择其中的一些新型的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PAM4 PAM4(4级脉冲幅度调制,Four-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四电平信号调制技术,相比之下PAM2则是一种两电平信号调制技术,通常称之为NRZ(不归零,Non-Return-to-Zero)。 NRZ和PAM4 NRZ:采用2个电平编码,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可以表达一个比特信息。 PAM4:采用4个电平编码,从低到高,分别表示00、01、10、11,可以表达2个比特信息。 因此,实现同样的信号传输能力,PAM4信号的符号速率只需要达到NRZ信号的一半即可。 5G中传和回传网络对50Gbit/s速率的光模块有需求,采用基于25Gbit/s速光器件、辅以PAM4的方案,可以实现速率翻倍,每比特成本降低30%。 并且,基于PAM4技术的高速以太网接口标准(50Gbit/s、200Gbit/s、400Gbit/s),已分别在IEEE 802.3bs和IEEE 802.3cd中制定,可以在5G承载网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中全覆盖应用。 SR-MPLS SR-MPLS(基于MPLS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MPLS)技术源于MPLS,并伴随着SDN思潮应运而生。 SR-MPLS本质上是一种源路由技术,也被称为段路由协议。顾名思义5g网络技术,SR-MPLS是一种由源节点来为报文指定转发路径以控制报文转发的协议。在源节点上会有一个有序的段列表封装到报文头部,在中间节点上只需要根据报文头中指定的路径进行转发即可。 源路由的设计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下面举一个例子,来更好的理解其原理。假设你从上海出发去巴黎旅游,需要在维也纳转机。那你的出行路线分为两段,上海→维也纳、维也纳→巴黎。则你只需要在上海买好上海途经维也纳到巴黎的票,按照计划根据机票,经过两段,飞到巴黎即可。 上海到巴黎出行图 相对于MPLS,SR-MPLS具有如下优势,可以在5G承载网中实现海量连接的灵活调度。 同时,由于SR-MPLS是基于IP/MPLS转发架构的技术,无需改变现有承载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利旧网络资源,保障网络平滑演进。 SRv6 SRv6是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SR技术,其结合了SR-MPLS源路由优势和IPv6简洁易扩展的特质。 SRH扩展头格式 SRv6不仅像SR-MPLS一样,简单、高效、易扩展、兼容SDN网络,还具有纯IP化的优势:SRv6基于Native IPv6进行转发,SRv6是通过扩展报文头来实现的,没有改变原有IPv6报文的封装结构,SRv6报文依然是IPv6报文,普通的IPv6设备也可以识别SRv6报文。 SRv6设备能够和普通IPv6设备共同部署,对现有网络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可以支撑业务快速上线,平滑演进。另外基于Native IPv6,SRv6可以进入数据中心网络,甚至用户终端,促进云网融合。 同时,SRv6具有强大的可编程能力。SRv6具有网络路径、业务、转发行为三层可编程空间,可以支撑大量不同业务的不同诉求,契合了业务驱动网络的大潮流。 EVPN 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下一代全业务承载的VPN解决方案。 EVPN统一了各种VPN业务的控制面,利用MP-BGP(BGP多协议扩展,Multiprotocol Extensions for BGP)来传递二层或三层的可达性信息,实现了转发面和控制面的分离,非常适合在SDN网络中应用。并且,EVPN可以和VXLAN技术结合使用,数据平面采用VXLAN封装方式转发报文。 EVPN与传统的L2VPN技术对比 EVPN将IP VPN流量均衡和部署灵活的优势引入到了以太网中,解决了传统L2VPN的无法实现负载分担、网络资源的消耗较高等不足,同时也可以对L3VPN业务进行承载,降低了协议的复杂程度。 在5G承载网的隧道方案中使用SR-MPLS或SRv6,VPN方案中使用EVPN,可以实现整体承载方案的协议简化。 FlexE 灵活以太网FlexE(Flexible Ethernet)是承载网实现业务隔离承载和网络切片的一种接口技术,在IEEE 802.3定义的标准Ethernet技术基础上,通过在MAC与PHY层之间增加一个FlexE Shim层,实现了MAC与PHY层解耦,打破两者强绑定的一对一映射关系,实现M个MAC可映射到N个PHY,从而实现了灵活的速率匹配。 例如把100GE PHY池化为20个5GE时隙,而业务口可以灵活的从20个5GE时隙资源池中申请独立的带宽资源。 FlexE时隙表 同时,FlexE支持面向多业务承载的增强QoS能力:FlexE在物理层接口上提供通道化的硬件隔离功能,实现硬切片保障业务SLA,各业务独占带宽,业务之间不互相影响,即可在多业务承载条件下实现增强QoS能力。 图中,AMF(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UPF(用户面管理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和S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是核心网中的功能单元。 iFIT iFIT(随流信息检测,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是一种通过对网络真实业务流进行特征标记,以直接检测网络的时延、丢包、抖动等性能指标的检测技术。 5G承载网面临着超大带宽、海量连接及高可靠低时延等新需求与新挑战。iFIT通过在真实业务报文中插入iFIT报文头进行性能检测,并采用Telemetry技术实时上送检测数据,最终通过iMaster NCE-IP可视化界面直观地向用户呈现逐包或逐流的性能指标。iFIT可显著提高网络运维及性能监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保障SLA(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可承诺,为实现智能运维奠定坚实基础: iFIT基于真实业务流检测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