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札:看懂SA、NSA组网架构
6月6号,5G正式发放牌照,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各获得一枚。
作为通信汪的我,又
“嗨,你好!这是通信民工的公众号。我住在绿城南宁,白天我是一名通信民工,晚上我是有抱负的思想者。” 6月6号,5G正式发放牌照,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各获得一枚。 作为通信汪的我,又要开始忙碌起来了。 5G知识学习已有一段时间了,现将涉及工程设计类的内容梳理出来,陆续更新在公众号上。 01 — 独立组网(SA,Standalone) 独立组网,就是不沿用现有4G网络的网元设备,直接部署全新的5G网络设备,包含全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如gNB)、核心网设备(如5GC)。 独立组网,不走4G网络网元功能升级,满足5G业务需求的平滑演进方式,它是5G网络演进的终极目标。 其典型的组网架构,如选项2: (1)理解“控制与用户面分离”(CUPS,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 控制与用户面分离目的是让网络用户面功能去中心化,组网架构更趋于扁平化,使其实现网络分布式部署,或集中部署于核心网侧(如核心机房),或灵活部署于接入网侧(如接入机房)。 (2)控制面:用来发送管理、调度资源所需信令的通道。可理解为管信令、协议相关。 (3)用户面:用来传输用户具体的数据业务的信道。可理解为管数据、业务相关。 这张组网结构图很简单,它具有以下优点: (1)不依赖现有4G网络,独立组网,一步到位,实现5G网络最短演进路径。 (2)全新的5G网络架构,可以支持全新5G功能。 但是,它不是没有缺点的: (1)2019年,5G元年,然而,对运营商而言,用户群在哪里?应用场景在哪里?还是个未知数。直接Duang,搞一套昂贵的、全新的5G网络下来,服务可以提供了,钱怎么收回来呢,值不值得?--从投资收益角度看 (2)放眼市场,5G网络建设起来了,用户可使用的终端还么普及,市场上没几款支持5G的终端,运营商也犯嘀咕了,搞那么大的管道放水,那边接不上咋办?--从市场、终端成熟度看 (3)有时,运营商也会数数自家的家底,花了好几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几十万4G基站,钱还没有收回来,又去搞一套全新的5G网络,旧的资源没能利用起来,新的钱又花出去了,可不可以利旧现有资源呢?--从资源共享角度看 (4)而且,5G网络部署在3.5GMHz高频上,相比4G的1.8G及900M的完善覆盖,5G建网初期难以实现连续覆盖,那么用户体验如何保障?5G网络下,如何实现语音良好通话?--从用户体验角度 主要是心疼钱,想想投出去的钱,终端跟不上,用户体验不好,诸如此类。 于是,就有了折中的方案,那就非独立组网呗! 02 — 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 区别于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采取折中的方案,在服务能力上实现5G建网初期的功能,但在技术上和资源上采取4G现网设备功能升级或新增部分5G网元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将4G LTE eNB基站升级为增强型LTE eNB基站,使其具备5G控制面和用户面相关功能。 其典型的组网架构,如选项3X: (1)终端:可通过双连接同时接入4G/5G网络。 (2)4G基站:作为5G信令接入锚点,负责用户信令及数据传输。 (3)5G基站:作为分流控制点,负责4G基站和5G基站之间的数据分流功能。 非独立组网比独立组网稍微复杂些,借助下面这张图,我们来解释一下“双连接”、“控制面锚点”、“分流控制点”: (1)双连接:用户终端可同时跟4G和5G基站进行通信、下载数据等,当然,一般会有一个主连接和从连接,类似耳机的左右连接线。 (2)控制面锚点:在双连接中,负责控制面的基站,类似于耳机中的控制按钮,控制播放功能。 当然,这个锚点功能很像咱们在网页设计中定义超链接中的锚点,它像一个迅速定位器一样,能够快速将你带到指定的位置。 (3)分流控制点:用户数据需要分到双连接的两条路径上独立传送,这个数据分流的位置叫做分流控制点。 非独立组网,网络结构比独立组网复杂,网络改造升级需解决的问题较多,这是省钱需付出的代价。同时,使用非独立组网,4G/5G设备搭配干活,其设备要求为同厂家。 附 5G学习手札: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 通信民工:关注通信设计,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个人博客: 投稿邮箱:18978887400@163.com 通信民工学堂(Q群):235851163 如果您喜欢5g组网架构,请分享给更多的通信者,愿得志同道合者,共走漫漫通信路!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