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
1、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2013年12月,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发
《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2013年12月,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发放,4G技术正式走向商用。与此同时,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研发也早己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5G研发的进程如何,在研发过 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本版将从即日起陆续刊发“5G发展系列报道”,敬诘关注。在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中,我国依次经历了 “2G跟踪,3G突破,4G同步”的各个阶段。在5G时代, 我国立志于占据技术制高点,全面发力5G相关工作。组织成立IMT-2020(5G)ffi进组,推动重大专项“新一 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向5G转变,启动“5G系统前期研究开发”等,从5G业务、频率、无线传输与组 2、 网技术、评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各个方而,探究5G的发展愿景。在5G研发刚起步的情况K,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的5G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客观有 效的笫三方评估,服务技术与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耍,同样是当前5G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屮心(以下简称监测屮心)正积极参与到5G相关的组织 与研究项目小。目前,监测小心频谱工程实验室正在大力建设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开放式电磁兼容 分析测试平台,实现大规模软件、硬件及高性能测试仪器仪表的集成与应用,将为无线电管理机构、科研 院所及业界相关单位等提供良好的无线电系统研究、开发与验证实 3、验环境。而向5G关键技术评估工作,监 测中心计划利用该平台搭建5G系统测试与验证环境,从而实现对5G各项关键技术客观高效的评佔。为充分把握5G技术命脉,确保与时俱进,监测中心积极投入到5G关键技术的跟踪梳理与研究工作当 小,为5G频率规划、监测以及关键技术评估测试验证等工作提前进行技术储备。下面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 进行简要剖析和解读。关键技术止高频段传输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I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 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高频段在移动通倍中的应用 4、是未來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髙度关注。足够量的可用带宽、小型化的天 线和设备、鮫高的天线增益是高频段毫米波移动通信的主要优点,但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 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射频器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也冇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监测屮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高频段需求研究以及潜在候选频段的遴选工作。高频段资源虽然目前较为 丰富,但是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从而使宝贵的频谱资源得到最优配證。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倒三维(3D),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 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H前5G技术重耍的研究方向Z_。 5、由于引入了冇源天线阵列,棊站侧可支持的协作天线数量将达到128根。此外,原來的2D天线阵列拓 展成为3D天线阵列,形成新颖的3D-MIM0技术,支持多用户波束智能赋型,减少用户间干扰,结合高频 段毫米波技术,将进一步改善无线信号覆盖性能。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针对大规模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阵列设计与校准、导频信道、码本及反馈机制等 问题进行研究,未来将支持更多的用户空分多址(SDMA),显著降低发射功率,实现绿色节能,提升覆盖能 力。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最近几年,同吋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 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TDD和FDD双工方式 6、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髙1倍。全双工技术能够突破FDD和TDD方式的频谱资源使用限制,使得频谱资源的使用更加灵活。然阳,全 双工技术需要具备极高的十扰消除能力,这对十扰消除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还存在相邻小区同频 干扰问题。在多天线及组网场景下,全双工技术的应用难度更大。关键技术4: D2D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 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 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D2D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够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肓接通信,拓展网络连接 7、和接入方式。由于 短距离直接通信,信道质量高,D2D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 的终端,能够改善覆盖,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灵活性 和网络可靠性。冃前,D2D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技术方案,耒来将发展其增强技术,包括基于D2D的中 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联合编码技术等。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在未來的5G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止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儕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 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未來数据业务将主要分布在宗内和热点地区,这使得 超密集网络成为实现未来5G的1000倍流量需求的主耍 8、手段Z。超密集网络能够改善网络覆盖,大幅度 提升系统容量,并R对业务进行分流,具冇更灵活的网络部署和更高效的频率复用。未來,面向高频段大 带宽,将采用更加密集的网络方案,部署小小区/扇区将高达100个以上。与此同时,愈发密集的网络部署也使得网络拓扑更加复杂,小区间T扰己经成为制约系统容量增长的 主要因素,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能效。T扰消除、小区快速发现、密集小区间协作、基于终端能力捉升的移 动性增强方案等,都是n前密集网络方面的研究热点。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目前,LTE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可能 采用C-RAN接入网架构。C-RAN是基于集 9、小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 架。C-RAN的基木思想是通过充分利用低成木高速光传输网络,直接在远端天线和集中化的中心节点间传送 无线信号,以构建覆盖上百个基站服务区域,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无线接入系统。CRAN架构适于采用协同 技术,能够减小干扰,降低功耗,提升频谱效率,同时便于实现动态使用的智能化组网,集中处理冇利于 降低成木,便于维护,减少运营支出。日前的研究内容包括C-RAN的架构和功能,如集屮控制、基带池RRU 接口定义、基于C-RAN的更紧密协作,如基站簇、虚拟小区等。全而建设而向5G的技术测试评估平台能够为5G技术捉供高效客观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加速5G研究 和产业化进程。5G测试评估平台将在现有认证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平滑演进,从阳加速测试平台的标准化及 产业化,冇利于我国参与未來国际5G认证体系5g关键技术,为5G技术的发展搭建腾飞的桥梁。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