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5G发展路线完整披露:手机仅是开胃菜…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5G,不止比4G多1G。
这是在高通面向外部举办的5G主题日活动上,再次反复强调的观点:5G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将远超4G时代。
而且5G会是一个全新
雷刚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5G,不止比4G多1G。 这是在高通面向外部举办的5G主题日活动上,再次反复强调的观点:5G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将远超4G时代。 而且5G会是一个全新的发明时代。 所以高通如何看5G? 概括而言有三点: 此外,高通内外不仅展示出期待,也表达出信心。 他们认为在引领3G、4G后,高通依然会继续赢在5G,依然有信心引领5G时代。 凭什么?以及怎样赢?我们先从5G变革本身说起。 5G将带来什么? 率先迎来变革的自然是智能手机。 作为最大的无线终端产品,手机成为5G普及浪潮中最先受惠的产品。 按照高通的统计,过去6个月中,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了5G商用部署。终端方面,采用了高通的5G解决方案的产品已经有150多款已发布或正在开发中。 这个速度远超4G时代。 但之所以最先在手机上发生影响,一方面是手机之于产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在于技术标准的准备和同步情况。 历经多起事件科普,想必大众对于通信技术标准化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已不再陌生。 而作为全球标准制定组织,3GPP的标准发布节奏,也是5G商用和推进的核心关键所在。 而目前5G标准进展而言,2019年商用落地,主要是Rel-15标准下落地开花的结果。 所谓Rel-15,全称Release 15,指的是从2G、3G、4G到5G,3GPP完成的第15个标准发布。 △3GPP标准发布 Rel-15发布后的影响是什么?就是2019年最热的5G手机。 所以这也能看出3GPP标准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息息相关。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5G影响才刚刚开始。 随着Rel-16即将完成、Rel-17进一步讨论制定,5G更宏大的影响,小荷才露尖尖角。 那么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变革发生? 按照3GPP的发布节奏,高通归结为3大场景和领域。 工业物联网、汽车,以及新计算平台——XR:AR、VR和MR。 物联网领域,最被看好的垂直场景包含了工业制造、医疗、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 从2G到4G,集中实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 但5G到来,物与物的连接也成为现实,人类真正来到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比如在工业制造中,工厂里各种各样形态的机器和设备可以借由传感器连接,5G又能实现高可靠、低时延的快速通信。 于是整个流程都能极大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5g 高通,对于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无疑大有助益,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 汽车领域是另一个被重点关注的场景。 5G给汽车带来的,不仅在于车内部的网络体验,还有车外部的车与车之间、以及车与行人、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 比如通过5G网络,就能感知转角处的车辆、行人和红绿灯状态,大大提高行进车辆的预判能力,提高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升交通效率。 并且相比更宏大的无人驾驶未来,5G先提供了高级辅助驾驶所需的基础设施,不光能先让一部分自动驾驶能力落地成真被体验,还可以为更长远的无人驾驶趋势完成基础设施准备。 但无论是物联网还是汽车,之前都已“老生常谈”。 对于5G,或许最受期待的莫过于全新计算平台。 除了对PC和手机的新进化提供能力,高通也看好5G催生新计算平台的现实可能性。 产品形态就是智能眼镜。 5G时代之前,无论是AR——增强现实眼镜,还是VR——虚拟现实眼镜,或者集成二者的MR——混合现实眼镜,都已有产品和初步应用。 但5G基础设施普及后,这些移动式XR设备所需要的高带宽、低时延和稳定连接,都将得到更好支持,新一代计算平台所需的生态基础问题会得到解决。 接下来,人类将重复PC、手机等时代的计算平台演进路线,新平台、新生态,也会有一揽子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方式,还会催生各种各样崭新的应用。 高通说,每一个这样时代来临,都将是一次新发明创造的良机。 光想想PC时代带来的互联网世界、智能手机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XR就已经足够激动人心。 况且这还是一个基础技术浪潮叠加的时代。 5G+AI:周期性技术交融 毫无疑问,5G和人工智能,就是当前最基础、影响面最广的基础技术浪潮。 5G带来连接和计算提升,AI实现计算方式的变革。再加上比较成熟的云计算,三剑合璧,威力不凡。 5G让更多传感器连接和数据在线成为可能,即万物互联。 AI让这些数据拥有新处理方式,云计算则为这种大计算提供基础。 而且在高通看来,5G还将推动智能在终端、边缘端的实现。 与云结合,但一切实时计算又不必完全基于云计算中心。5G可以推动边缘云普及,繁复的AI应用所需的计算和推理,如果终端侧不能完成,边缘云也能实现,智能互联的体验将会更可用、可靠。 比如之前复杂的AI模型训练和推理,需要从终端传输到云端完成——再回到终端,一旦网络覆盖情况不佳,就会影响体验。 但现在5G可以实现云计算向边缘侧靠近,形成边缘云。 它可以将终端难以完成的AI计算、推理,在边缘端完成。 所以当前云端AI,也会在5G推进中,进一步向终端和边缘端转移。 这还会带来更进一步的影响:终端智能无处不在。 甚至还会变革终端智能的使用方式。 之前我们获取智能服务,主体在端,比如你的手机、平板或PC,都是专属的,你的数据、模型和智能倾向都在终端本地。 但边缘云如果带来更快捷的智能体验。 那任意终端,都能快速成为你的终端——真正实现一个云账户走天下。 以前个人云账户主要是存储数据,接下来个人云账户就是你虚拟世界里的ID载体。 实际上,关于上述趋势,在5G之前,高通就已经明确押注。 所谓双引擎,一方面是无线连接,另一方面就是AI。 在最广为人知的骁龙芯片中,高通有专门为AI而生的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为终端AI应用实现加速。 但现在,AI不只是骁龙芯片中的一环而已,也是整个高通的公司战略、方向和发展引擎之一。 在高通这艘航母向前中,当前的双引擎就是5G+AI。 5G决定了连接的速度和广度,AI可以实现连接之后的更大价值。 而且5G的发展路线,并非无迹可寻。 5G如何演进?如何评价5G领导力? 5G的演进,大进展不在于具体玩家努力程度。 关键依然是3GPP的标准发布节奏。 按照3GPP的规划,2019年5G商用和推进,主要是Rel-15标准下落地开花的结果。 紧接着会发布已经达成共识的Rel-16,然后正在讨论和Rel-17也会在2020年发布。 按照这样的节奏,Rel-16的商用会集中在2020-2021,Rel-17的推进会在2021年爆发。 而如果说Rel-15主要应用场景是手机。 那么Rel-16会体现在车联网V2X方面。 Rel-17则是工业物联网。 与其他产业不同,无线通信产业对于全球适配是刚需——买一个手机,中国可用,去美国、去非洲也能用,所以无线通信从一开始各方就在寻求全球性标准。 而3GPP组织,就是这种共识追求下的结果。 而且作为“无领导”协作型组织,在3GPP中的话语权,并不是金钱、公司技术专利多能取得,而要看成员公司的共同利益。 作为标准化制定方,其生态内聚集了全球各方玩家,每一项新发布的标准,都是各方力量碰撞、妥协后的共识结果,最终各方玩家按照共识标准展开商用,实力、速度有不同,但最终都围绕共同标准落地。 这也是高通等玩家对3GPP和标准制定非常重视的原因。 在如今的3GPP中,有超过600个成员公司,已经有数十万技术提案,涵盖了3G、4G时代的规范。 而5G当前,3GPP中的20多个技术工作组,还在就具体技术选取、协调发展规范——5G标准还在不断完善。 这也就意味着越早“得标准者得5G领导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在3GPP中赢得权威和话语权?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