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到10年运维人的修仙教程
我遇上好多这样的情况。有一位运维工程师朋友认为自己经理的技术能力不强,瞎指挥。但纵然这位经理技不如人,他可以把一些任务安排有时间节点地完成,而且保证一定的质量,这就是懂得管理。而我认识的这个朋友,虽然他也做了八九年了,却始终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技术人员,做不上管理岗。
8-10年:运维总监/运维架构师
8-10年的运维人,已达运维总监/运维架构师层次。这时候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都已经非常丰富,加上做了运维总监或运维架构师,他们都有比较好的职业习惯。
(1)知识陈旧
因为他们不再做一线的运维了,问题交给团队的人处理,自己只会给一个思路。比如说:不管做DBA还是做运维的,他们对听过的名词都熟得不能再熟,但就是做不到毫秒级的故障切换。不久有人来问我,你们是怎么能做到毫秒级故障切换的?我回答说我们对于技术的领域是一直更新的,Failover用的最多的还是Keepalived,Keepalived官方已经给了答案。另外做技术是我的兴趣,做管理是我的工作。
(2)学习能力下降
能做到运维总监或运维架构师,年龄绝对不会特别小,一般都在33到35岁之间。这时候,家庭、团队、公司都有很多事情会分散精力,相比而言学习能力会有所下降。 我在没有孩子之前,一周至少有三个晚上可以腾出来三个小时学习。现在,常常被两个孩子缠着玩,等他们睡着以后发现剩下的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压根儿就不够,加上早起,精神上会很累。
(3)新事务接受能力下降
比如做数据仓库和区块链这些比较火的技术,没法让一帮三十几岁的人去搞技术攻关,攻不了,精力也不够。
(4)不懂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现在的新技术非常多,如果你不保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发现跟不上行业的发展节奏。
(5)对于事情目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人对于运维这件事只管做,但为什么做、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的,并不在乎。比如做故障切换的时候,我们是要求十毫秒必须发现问题,两毫秒以内故障切换。但很多公司并没有这个要求,只要出了故障切过去就行,至于你的业务中断多少时间可能都不会去思考。
以上是我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不同阶段运维工程师的特征做的一些总结。我还是希望更多的运维工程师可以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有了下面的一些建议。
二、怎么走好自己的运维之路
先分享一下我最近面试新人时的一些经验。我面试时不会问过多问题,我就问应聘者:你会不会安装操作系统?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那么容易回答。应聘者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为什么我的操作系统安装到服务器上,服务器可以正常运行,也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
我又问,你能在任何一个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吗?他们回答是“能”。这就是不善于去深入挖掘,是比较肤浅的。
再比如做配置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输入网上的资料,我们操作系统里面配置/etc/security/limits.conf时,有人会将nofile配置为65535。我问他们,你为什么不配一个65536呢?他说不允许。我就笑了,说明很多人不会仔细地深究这个65535到底能配还是不能配,能不能比这个大,大多少倍,这些都没有人去思考。
所以,面试结束我都会告诉他们说,能够深入,你才会有价值。
对于刚入职场的人而言,五年以内的发展多凭借硬实力;而五年之后,运维软实力才决定他能走多远。
1、打磨硬实力
(1)官方文档
红帽招人面试时会问一个问题,当运维的环境出现故障,你首先从哪里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如果回答,我先从红帽的官方文档上找,然后再去处理思路,你已经把一只脚踏入红帽了;如果说你先通过谷歌搜索,还能继续往下聊一会儿,但如果你说先通过百度搜索,下面就已经不用再进行了。这些都是红帽相关负责人告诉我的。
(2)及时跟上时下比较火的技术
现在很多人学运维,只把技术停留在落后的架构上,然后根据百度上查找到的资料使用起来,而且没办法做到更深入的使用。对于优化也仅仅停留在稍微修改就可以的程度,不会做更深入的研究。
(3)多关注技术公众号
我关注了二十多个技术类的公众号,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及时了解新技术,提升自己的见识。
(4)给自己投资技术类书籍
我有一个观点,给自己家庭买东西的时候,要舍得花钱;给自己手底下兄弟谋福利的时候,眼睛眨都不要眨;给自己的大脑做投资的时候,也是如此。看书就是一项对自己有益的投资,以下是我看过后觉得不错的书,推荐给大家:
《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 《Linux性能优化》 《Linux防火墙第四版》 《海量运维运营规划之道》 《精通Nginx第二版》 《MySQL运维内参》 《高性能MySQL第三版》
(5)实验
因为技术对我而言是一种兴趣爱好,虽然精力上分不开那么多,但每当出来一些新软件或新版本,我都会去摸一摸,看看根据自己以前的技术知识能不能把它运作起来,同时摸索是否有更好的新用法。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