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没回归,何谈SaaS突破!
当时在崔牛会群里,周三晚上八点半定时聊干货,不吐干货直接踢群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2015年崔牛会年会上,一首「在路上」一度让大家热泪盈眶!大家都期盼着用2B的心态改变世界,SB的坚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辩证的来看2014年-2017年这波浪潮。 媒体方面,大量的报道使得toB效应放大,更多的创业者和资本进入toB领域,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快速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有投机心理的创业者也被带入市场,一张PPT获得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行业开始变得良莠不齐。这为之后的市场冷却埋下了伏笔。 资本方面,toC领域机会越来越少,toB领域潜力巨大,尚待挖掘。对比国外40-50家toB独角兽,中国toB领域一定会有独角兽出现。资本的逻辑是宁愿投错不愿错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其实是交了一笔学费。 6、2017年回归理性:优胜劣汰年 到了2017年下半年,行业巨变,头部的Saas公司增长进入瓶颈,甚至通过裁员等调整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SaaS市场投融资节奏大幅放缓,很多投资人、媒体、创业者心中都在思考2014年的时候创业者回归了,资本回归,媒体回归了,同时底层基础设施也建的差不多了,2015年已经是所谓到SaaS元年了,为何还会在仅两年之后出现整个行业冷却,甚至2018年出现资本寒冬? 可能一个解释就是2015年或许并不是SaaS元年 2005年到2008年,中国第一批SaaS创业者,SaaS概念期,从0到1,教育市场,几乎没有媒体的声音,资本的布局; 2008年到2011年,SaaS基础完备期,云计算润物无声; 2011年到2014年,SaaS创业期,创业者回归; 2014年到2017年,SaaS生态初建,媒体回归,资本回归, 在此浪潮中,整个生态里面,资本,媒体,创业者的回归虽然让整个行业疯狂发展,但企业用户的选择成本和沟通成本实依然很大,一定程度上,生态中的企业用户并没有回归!而2018年至今的所谓资本寒冬,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成为良币驱逐劣币,市场回归健康的表现。而寒冬之后,那些具备很高的服务价值,并且对企业用户来说又具备极高的业务杠杆的SaaS厂商必将迎来企业用户对于SaaS的重新认知和需求提升,迎来企业用户的回归! 而这次回归,生态中的创业者,媒体,资本,企业用户将真正有望形成良性循环!而这次回归的是商业的本质,突破的是商业的价值!那么我们站在2018年的今天,是否可以认为2019年才应该是真正的SaaS元年呢? 相关阅读: 打破信息不对称,SaaS智能风控为金融业务护航 目前,企业级SaaS市场主要围绕这三个细分领域展开 SaaS Q2市场份额达200亿美元 同比增长32%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