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可能会为视频娱乐带来什么?
目前,VR的使用体验还不够完美。延时、卡顿和低分辨率容易引发不适,设备也不够轻便,不宜长时间娱乐。为了避免用户产生眩晕,VR的网络时延需要控制在10-20ms,5G网络的空口时延将降低到4G的五分之一,这可以很好满足VR应用,提高使用感受。另一方面,由于宽视角和高帧率,导致VR视频的编码码率远远高于普通视频,5G提供的更高带宽能够大大提高VR应用的传输速率。届时,4K甚至8K的VR影游和视频内容,乃至VR直播内容都有可能呈现。 如今,5G+VR实时制作传输已经开始尝试,2019年春晚特别节目中,央视第一次用5G网络进行了VR超高清视频节目的直播。今年视频平台爱奇艺则进一步提出,要在5G时代到来之际,准备好制作8K的VR全景直播。目前,视频平台也已有少量VR视频内容,毒眸在爱奇艺世界·大会展台上,看到了不少仿真影院的VR视频,虽然目前还不够清晰,但在家看“虚拟院线”电影已经可以实现。 不过,虽然即将获得5G加持,VR也仍然有烦恼。跟移动小屏、电视屏和影院不同,作为一项正在研发、尚未普及的前沿视听娱乐,VR终端还不够成熟,光有5G还不足以提升VR体验。目前即便是市面上最好的VR设备也不够轻便,而且也没有完全解决VR的“纱窗效应”,即分辨率不足带来的视觉上的网格感、线条跳动感和边缘闪烁感。只有硬件和通信技术的共同提升,才能改善VR佩戴体验。 “纱窗效应” 在内容方面,VR也在探索阶段。一位从事VR内容创作的人士告诉毒眸,“除了VR游戏之外,目前虽然有不少跟传统动画/电影类似的定焦VR作品,但基于VR本身媒介语言特征创作的内容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 5G带来的变革是方方面面、无孔不入的,从综合视频、短视频、电视再到VR,每一块领域都需要在“内容-技术-终端”链条上提前铺好赛道。 在这样一个视听时代里,用户,或者说人,是绝对的核心。过去几年间,有了AI+大数据在内容分发上的助力,视频娱乐已逐渐从“用户找内容”过渡到“内容找用户”,到了5G时代,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视听娱乐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用户的核心地位便更加凸显。 相比之下,5G仅是技术加码,是实现用户需求的途径,无论未来有多少新机会,把握用户才是重中之重。正如李丕在今年网络视听大会上所言:“(我们不是要)为5G找场景,而是去发现用户的问题在哪里,我们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某个场景下有什么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提升整个行业。”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