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的特点是什么
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根据信息化管理需求用代码表达事物(概念)或其特征,并将其标识原则和方法以标准(规范)的方式进行发布和管理。该项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影响面广且深远、推进难度大,具备如下4个基本特点。 1.信息编码标准化本质上属于高层次的标准化。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解决的是数据层面的规范化问题,所以应该结合企业信息化总体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实现企业层面更广泛的协调和统一, 为信息集成共享和资源整合优化铺平道路。 2.信息编码标准化涉及多专业和多学科。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涉及设计、制造、管理、计算机、标准等多个学科和专业,各学科和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以一个编码方法往往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标准化人员共同研究确定,它不仅要反映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模式,而且要求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需要各有关单位、部门及专业人员大力协同工作实现。 3.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特点。 制造企业的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范畴涵盖从产品、零部件到原材料、设备、工装等各种制造物资,从市场调查(军工产品的立项论证)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试验、定型、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前端延伸到供应商,后端延伸到客户,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的显著特点。 4.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以追求代码统一(唯一)为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对具体事物(或概念)进行分类与编码时,往往有多种方法可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很难判断哪一种方法是最佳选择时云计算解码,追求代码统一(唯一)成为主要目的,这时,企业应当尽快确定一种方法,立为标杆,形成标准统一发布和使用。 对于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来讲, 明确哪些信息对象需要编码、收集和分析代码的生成与使用要求等是该项工作关键的步骤,本文从企业业务、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实施3个途径探讨企业信息编码标准化需求的收集与分析过程。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